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15年4月1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实施多年的民事案件立案审查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民事案件立案制度由此改为立案登记制。
该制度虽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8220;立案难#8221;问题,但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在现实运行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司法数据的收集,尝试探索分析立案登记在当下我国法院的运行情况并且分析法院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我国的司法改革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是当下正在运行的立案登记制度,关键问题就是要了解法院该制度的运行现状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本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对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背景进行介绍。首先分析我国为什么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原来的立案审查制有何弊端;其次分析相对于立案审查制而言立案登记制在对案件的处理方式、对立案材料的要求以及对当事人权益的保障方面有哪些优势。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关于立案登记制度的研究也是从这个世纪才开始的,而且更多的是关于诉权保障、起诉受理制度及立案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批判我国起诉条件高阶化导致起诉难以及对立案审查制的批判以期望对其进行改革。但直接对#8220;立案登记制度#8221;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不是很多,尤其是深入研究如何具体构建适应中国法治化进程的#8220;立案登记制度#8221;的著作几乎没有,论文资料也比较少见。
法学界真正开始对民事立案登记制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资料都集中于 2015 年、2016 年,但是2015年的文献资料基本为新闻报道,几乎四分之一的文献资料来源于人民法院报,说明 2015 年对于立案登记制度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深度。后来在能够收集一定数据的情况下,研究才越来越深入。在域外研究方面,我没有找到专门介绍#8220;立案登记制#8221;的著作与文章,一般都散见于介绍各国民事诉讼制度的著作中。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首先通过对立案登记制背景研究,从而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比较立案审查制与立案登记制两者的优劣势。再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在立案登记制运行的当下法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5.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Talcott parsons.The Present Status of Structural-Functional, Theory in Sociology[M].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75
[2]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一庭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实务适用手册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