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05年,联合国推出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概念在我国也引起了广泛关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在分析问题后将重心放在了改革金融监管体系,调整金融结构,旨在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国高度重视扩大普惠金融性,尤其注重引导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组织和学术界也在普惠金融概念方面逐步达成一致,在金融机构财务可持续、金融消费者成本可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扶持、市场竞争和金融创新,使中小企业逐步获得金融服务和产品。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与中大型企业相比,它具有资产规模小、行业内竞争激烈、人员数量少等特点。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良好社会环境下,小微企业凭借着自身优越的应变市场能力和灵活的运营模式,一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商业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中遇到了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亟待解决。在扶植中小企业的政策号召下,“脱虚向实”的政策导向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一批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举措也已经在路上,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正在逐步落实之中。然而,技术在融资环节中的作用一直未能被良好利用,仅仅依靠政策推动效果不明显,政府尝试利用除了银行之外的创新来搭建一些服务平台——政务平台功能,引入诸多职能部门特别是金融监管部门的资源,破除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银行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管理小微企业。当今银行的放贷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在深入推广普惠金融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成为了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已有的小微企业融资实践的现状数据,如立足互联网金融拓展融资模式、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开战信贷创新、民间金融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担保模式创新增强小微企业获贷能力等小微企业融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融资难的原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麦克米兰(1931)的报告上首次提出小企业融资缺口这一概念,米勒与莫迪利亚(1958)尼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控制理论、平衡理论等其他与企业融资相关的MM理论。魏斯与斯蒂格列茨(1981)研究表示,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信贷配给不公的现象。爱德华肖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在国家制度这一新维度上给出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罗斯、塔尔蒙等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不对称资本结构的影响上;迈尔斯创新了优序融资理论。戈麦斯(1997)认为企业基于风险管理层面上的信息敏感度与处理上远不及风险家,应主要采取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外部融资。
莫里和理查德(2012)研究了为什么坦桑尼亚银行家不愿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小微企业很难向银行提供其能证实商业信誉的文件资料,因而极难获得银行贷款。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4 完成选题;
2022.11.15-2022.11.29 对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归纳,确定调研提纲,
完成开题报告;
5. 参考文献
[1]尹振涛,舒凯彤.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模式、问题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16(01):103-107.
[2]华桂宏,费凯怡,成春林. 金融结构优化论——基于普惠金融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2016(01):144-149.
[3]吴腾. 普惠金融视角下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01):35-4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