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对绩效的影响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9 08:55: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金融环境的改变,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三个新情况:一是利率市场化,而是民营资本开放,三是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业将发生这样的变化:第一,中小型银行数量急剧上升;第二,行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资金成本变高,利差变小。商业银行以单一追求规模扩张和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是不利于长期发展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谋划多元化发展策略。同时,中国加入WTO后,金融领域逐渐开放,外资冲击不断加强,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步步引导着商业银行在主营业务的基础上发展多元化经营,拓展业务品种和收入来源及金融创新。首先是国家于 2001 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然后,2002 年,央行又发布了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研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在理论和现实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在理论方面,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用数学方法探索出多元化对银行收入的影响。在实际方面,由于我国非传统业务起步较晚,多元化经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是增加还是降低少有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就要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与多元化经营研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借鉴其他学者对多元化的解释,界定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概念,阐述多元化经营与混业经营差异,对商业银行的多元化进行了分类,如多元化收入可分为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以及投资收益。银行实施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依据,商业银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途径,多元化经营战略对我国上市银行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和实行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风险。收集各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用 excel 等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亟需解决的问题有:

1.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的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快发展速度,扩大范围,提高非利息收入在银行的营业收入中的比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Williamson(1970)指出企业通过实行多元化战略,创造了内部资本市场从而获得了可观的利润。Amihud,Lev(1981)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将风险分摊到多个产品或领域。ontgomery(1994)多元化进行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企业的多项业务可以同时共享企业的无形资产,例如商誉、网络平台等。上面的研究成果表明,银行的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也有学者认为,银行进行的业务范围越是广泛,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如Kwan(1998)认为多元化增大收入波动性,却未必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

我国许多学者对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张卫国,袁芳,陈宇(2002)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的绩效要优于实施非相关多元化的企业。也有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姜付秀(2006)研究认为中国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的绩效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根据研究背景提出问题并确定研究思路。

2.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理论分析针对某一特定上市银行。搜集各上市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3.分析多元化经营对其的影响分析多元化动因对绩效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丁敏菲,《中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 》,[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年

[2]曹丽娟,《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研究》,[学位论文],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年

[3]吕冬芳,《中国上市银行绩效与多元化经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