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规模与股票收益率关系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1 08:48: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和核心。然而,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证券市场存在许多用传统资产定价理论或有效市场假设无法解释的现象,如规模效应等。

规模效应是指股票投资收益率随公司相对规模的上升而下降,尤其是市值较小的公司股票投资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现象,又称为小公司效应,即上市公司存在小规模溢价。

规模效应作为最常见的市场异象,是现代金融理论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现代金融与行为金融争论的焦点。对现行的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构成了挑战,受到财经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这表明错误定价是可持续存在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或证券分析来发现市场上的错误定价,进而通过套利策略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对证券市场规模效应进行一个较为完整和清晰的研究总结,从而把握规模效应在不同国家的检验结果异同、与其他异象的关系、规模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检验各种异象研究方向,找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其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继而深入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小规模溢价,加深市场参与者对规模效应的认识。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van Dijk(2011)在总结规模效应时指出,1927年至2010年的数据表明,规模效应在这84年中有38年表现为大公司超过小公司,尤其是1946-1957年、1980-1999年两个期间。但是总体来说小公司效应是明显的,而且在2000年之后,小公司相对大公司又表现出了较强的收益。关于2000年之后的规模效应,目前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可以说,规模效应并没有消失,是在变动。

我国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拟订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至3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至4月,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充实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van Dijk,Mathijs A,Is size dead?A review of the size effect in equity returns[J].Journal of Banking Finance,2011.

[2]陈收, 陈立波. 中国上市公司'规模效应'的实证研究[J], 2004.

[3]张强, 杨淑娥. 中国股市规模效应及成因研究[J]. 当代财经, 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