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1991年,该剧在美国、香港巡回演出,在话剧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该剧的创作和表演特点,有利于今后对专业的进一步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融入话剧市场,提升自我艺术修养,开阔自己的眼界。
本课题拟对《暗恋桃花源》的创作背景进行梳理,戏中戏的形式,即兴表演的创作,悲剧和喜剧的互文等方面着手分类研究汇总,最后总结出《暗恋桃花源》中的艺术特色,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本课题通过文献综述的归纳整理,从剧本、剧场观剧、话剧视频等方面入手,通过台词、服装、表演、道具等方面研究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表演特点,并对其就中国话剧中的价值以及影响进行阐述。
研究内容一、剧本创作与结构的特点二、代表性的表演特点三、艺术价值及其影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一、通过整理文献和分析剧本,了解话剧《暗恋桃花源》的创作经历。
二、从话剧剧本的创作、演员的表演、舞台结构、演员舞台呈现、舞台美术等方面着手,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希望能从这些方面挖掘到比较用价值的艺术特色出来。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资料,阅读、收集并总结相关文献、论文和期刊,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2.资料搜集法:在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资料。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赖声川话剧的剧情结构、导演风格、舞台呈现的分析,从而使我们对《暗恋桃花源》这个剧的艺术特色有更深刻的了解。
4. 研究创新点
1.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资料搜集、观看视频等方法对本课题进行初步研究,梳理总结出所研究的要素,在调研方面,亲赴上海赖声川上剧场观看现场版话剧《暗恋桃花源》,采访精华版女主人公凤莉,以及观看兄弟院校南广学院2014级表演2班毕业大戏《暗恋桃花源》,与剧组人员进行角色,舞台形式,表演特点,人物特色等方面进行交流探讨。
2.在论文中通过对介绍话剧《暗恋桃花源》,以及对剧中的人物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话剧结构特点进行探讨,从而使我们对赖声川话剧的表演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3.对文献资料所做的整体分析整理,还需进步细化,落实到具体。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本课题将在2017年9月2018年5月进行,预期研究进展如下: 2017年9月1日-9月15日: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 2017年9月16日-9月30日:确定研究思路,确定论文写作框架; 2017年10月1日-10月8日: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2017年10月9日-10月15日:修改开题报告,交由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2017年10月16日-10月20日:完成开题报告; 2017年10月21日-12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2017年12月11日-12月30日:交由指导老师进行指导;2018年1月1日-4月1日: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2018年4月2日-5月1日:进一步完善论文内容;2018年5月2日-5月20日:完成论文定稿;2018年5月25日:毕业论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