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气溶胶是大气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气溶胶的物理特性,如粒径分布、形貌特征和化学成分等,是决定其环境和健康效应的关键因素。
强电场作为一种potential的环境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气溶胶颗粒物。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强电场条件下气溶胶的物理特性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强电场去除气溶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晕放电的空气净化技术,并对其在去除PM2.5方面的效率进行了评估。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强电场基础理论、气溶胶源物质的物理特性、强电场对气溶胶源物质物理特性的影响、实验设计与方法、结果与分析以及结论与展望六个部分。
1. 主要内容
1.强电场基础理论:阐述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的关系、强电场条件下的电晕放电现象以及强电场对物质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分析,对强电场条件下气溶胶源物质的物理特性进行系统研究。
首先,搭建实验平台,包括高压电源、电极系统、气溶胶发生装置、气溶胶采样器和粒径谱仪等设备。
选取典型的气溶胶源物质,例如NaCl颗粒物,作为研究对象。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系统研究强电场对气溶胶源物质物理特性的影响,揭示强电场条件下气溶胶源物质粒径分布、形貌特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
2.结合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构建强电场条件下气溶胶源物质物理特性变化的模型,为强电场技术在气溶胶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3.探索不同类型气溶胶源物质在强电场作用下的物理特性变化规律,为开发高效、低耗的空气净化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邓宇, 邓建强, 雷勇, 等.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8, 32(8): 1269-1280.
[2] 张鹏, 赵娜, 张静, 等. 静电场作用下 PM2.5 的荷电特性及清除效率研究[J]. 环境工程, 2021, 39(5): 1-7.
[3] 李晓东, 刘文清, 张为俊, 等.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化研究进展[J]. 物理, 2019, 48(12): 763-77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