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30 14:52: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服务意识倍增的市场环境下,追求顾客满意度成了必然趋势。

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游客满意度调查以及据此提出的游客满意提升建议,对于旅游景区了解游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导入游客满意经营战略,提高景区的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游客满意度的研究现状:游客满意度的定义,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2)杭州西湖风景区现状:即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了解西湖景区的旅游现状,深入了解游客对西湖景区的满意度情况:( 3 )杭州西湖风景区游客满意度现状及对策研究:即结合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从各个角度了解游客需求,为西湖景区提高游客满意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问题:结合阆中景区分析游客满意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案。

提纲: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论文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上学术界关于游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从游客满意度的发展、游客满意度对与景区重要性、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等方面着手论述了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研究;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九鲤湖景区的内外部环境,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特征和景区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九鲤湖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再对调查问卷进行系统的分析测评,了解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指标体系,其中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游客满意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文献少而零散,主要涉及游客满意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作用等。侧重于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和实证研究。国内普遍认为游客满意度是一个综合的感知概念。岳怀仁等将游客满意度分为物质、精神和社会三个递进的层次。万绪才等将游客满意度定义为游客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程度的全面评判。

国际上为较多研究者所接受的游客满意度概念是pizam等所提出的,他们认为游客满意度是旅游者在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体验与其对该景区的期望相互作用的结果。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心理的综合反映,游客满意度与否通常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关于量测游客满意度的讨论和研究则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其中gronroos较早涉及该领域定量模型和维度研究。游客满意度理论来源于顾客满意度理论,caedozo(1964),olshavsky和miller(1972)以及anderson(1973)是最早期顾客满意研究的先驱。他们第一次使用所谓的期望表现模型,并开创顾客满意理论研究基础。oliver(1980)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不同的领域。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主要通过维普、中国期刊网、学位论文数据库及学校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文献。

提供关干游客满意度的理论资料。

2、对所研究的区域及风景区进行实地的考察,尽可能详尽的得到一手资料,了解其现在的发展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王聪,牛兆泉,洪燕云.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8):48.

黄大勇,陈芳.国内外旅游满意度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1):49-55.

董观志,杨凤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01):27-3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