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 2008 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出口部门不但面临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萎靡不振、全球产业价值链再度转移等外部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遭遇国内人口红利渐趋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凸显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高的劳动力成本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渐趋下降,以低端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代工模式已难以为继。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成为国内实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技术创新是否有效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不同技术含量的创新成果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 技术创新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国力的重要路径。所以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选择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之所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要研究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国内外对制造业的现状,通过数据来说明中国制造业整体产值这些年的增长情况、制造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同国外制造业的对比。其次,分析关于技术进步、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比如熊彼特创新理论、技术差距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再次,选取指标衡量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程度和国际竞争力,选取相应的数据做简单的计量分析,研究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得出初步结果之后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实证和检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产业竞争力的测度
国外大多数学者如Hoekmanamp;Karsenty(1992)、Bender(2001)、Parker(2001)等使用的都是基于贸易数据计算的单一指标来评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Bender(2001)利用1981-1997年的贸易数据计算亚洲和拉美各个国家相关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了各国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和出口结构的优化。Parker(2001)同样利用RCA指数和净贸易条件等指数对1980-1997中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也有学者试图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来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如Fontagneamp;Mimouni(2000)构建了包含多个维度的贸易绩效指标,包括出口额、出口目标市场多样化程度、国际市场占有率等,以此比较在14个产品上各个国家的相对出口竞争力。Choong Bae Lee,Kevin Li等(2014)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产业竞争力。
国内学者如陈立敏(2010)、孔萍(2015)、苏然、王袁(2009)、茅锐、张斌(2013)等都采用MS指数、RCA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TSC)等分析了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张小蒂、孙景蔚(2006)利用RCA指数分析我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发现我国产业的竞争力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茅锐、张斌(2013)用市场渗透率衡量了中国过去十年的出口竞争力变化,发现我国出口竞争力虽稳步上升但是增速放缓。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方案:2022年11月5日-2022年1月10日:完成选题
2022年11月27日-2022年11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31日:完成论文提纲和初稿
5. 参考文献
[1] 赵莉.FDI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_基于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8
[2] 石俊国.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分阶段回归分析[J].技术经济,2013
[3]洪银兴.产业化创新及其驱动产业结构转向中高端的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