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开题报告

 2022-07-31 14:28: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虽然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我国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随着文化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文化产业进入到大调整、大整合的时期。由于传播技术和手段的日益多样化,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行业融合的趋势。此外,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文化实体化特征显著。之所以突出文化产业,是因为它在输出东道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东道国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竞争软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此以外,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它在创造高附加值、获得规模报酬递增以及保护国内外环境方面彰显了巨大的优势。如今,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加深。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经济上的互联互通在文化产业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可以说,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和推动器。

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诸多方面优势显著。美国是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拥有50%以上的“文化巨无霸”企业。文化产业规模仅次于军事工业,在国内产业结构中居于第二位,占美国GDP总量的25%。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文化贸易国,其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文化市场的43%;英国仅次于美国,是第二大文化贸易国,其文化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年产值高达600亿美元,占GDP总量的11%;包括法国在内的欧盟国家奉行鼓励竞争和国家干预的文化政策,其整体文化贸易量占世界文化市场的34%;日本的文化产业自1996年以来异军突起,其产业规模超过电子业和汽车业,成为另一大支柱产业,其动画产业占世界市场的62%,其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10%。总的来说,发达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其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均超过10%。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标志,是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力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该行业的发展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涉及文化产业及产品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评述,进而将当前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目前我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差异,然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建立相对应的实证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最后根据深入的分析给出能够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措施和改进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竞争力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应先由整体类推局部,再细分局部的特征。

Michael Porter(1998)提出经典的钻石模型,即一国某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受到需求状况、生产要素、相关及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到政府政策和机会这两个次要因素的影响,开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之先河。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别差异愈加凸显,该模型尚不能挖掘国际竞争力的内因,有待深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22年1月,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初稿;

2022年2月初—3月中旬,查阅相关文献,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4月中旬,上交导师审核,修改完善,论文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2nd ed.New York: Free Press,1998: 83

[2] Florida R.Tinagli I. Europe in the Creative Age [M]. London: DEMOS,2004: 79-90.

[3] 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J].社会科学,2006,(04) : 68-7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