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31 14:51: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金融的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正在以惊人的广度和深度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自2001年11月11日正式加入WTO以来,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建立在以发达国家为主的经济体系内的,这个体系存在着诸如:发展、地位、决策权等系列的不平等。而金融市场是相对特殊的高风险市场,一个国家的金融 市场出现危机很容易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暴,并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发生动荡,甚前至瘫痪。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和进一步对外开放, 不得不接受由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平等规则,并承担由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金融风险,如: 1982 年的墨西哥金融风波、1995 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团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1997年的东南业金融危机、2008 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2年心施虐欧洲的欧债危机等。这些金融危机无例外的对 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取消和放松了金融管制,同时全球各地的投资者为了分散风险而进行的组合型投资活动也进步加速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体化。在国际金融市场体化的背景下, 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尽管存在着地域和文化的差距,但当个国家或者一个市场受到冲击的时候, 不同地方风险结构相似的市场将会出现类似的价格波动。这种信息的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更加明显。

世界上发生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一日金融风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并殃及整个经济生活,甚至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与政治危机。因而,对金融风险的研究已不单纯是经济研究领域前沿课题的探讨问题,而是关系到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背景下,我国经济又刚好处于经济转型期,正确识别金融风险及其传导机制,及时、准确监测和度量金融风险,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又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设计和执行如何度量和控制金融风险的过程,是为了减少风险暴露进行效益和成本权衡而采取的行动。在全球金融放松管制、全球化经营、交叉经营的背景下形成的发展趋势,使得风险管理成为金融机构基本的战略性活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日益增大,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都对金融机构运营的稳定性构成威胁,于是金融风险管理便应运而生。所以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也与日剧增,对新的金融工具和风险管理中的分析工具的需要也倍感迫切。

通常,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分为金融风险的识别、金融风险的度量、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选择以及对金融风险的控制这四个步骤:风险识别、风险理论及计量建模、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在识别出需要管理的风险之后,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效益(成本、投资比重、风险偏好等量化分析,计算出不确定性的大小和概率,这便是金融风险的度量。对风险度量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最后结果。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围绕金融风险的度量及其溢出效应展开的。故工作的重心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风险分析方法来识别、度量、预测、监管、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方法服务于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有利于目标和研究内容的完成。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来研究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两个市场间的风险传导机制实际上就是在检验两个市场之间的风险Granger因果关系。Granger曾指出Granger因果检验与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发展轨迹非常类似,关注的焦点是从条件均值到条件方差,再到条件分位数。分位数因果检验是对均值因果检验和方差因果检验的自然拓展。在实证研究中,均值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收益率角度考察两市场的关系,来研究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两个市场间领先和滞后的关系,主要有: Branson (1983)等提出了“存量导向模型”(stock-orientedmodels)。这一思想源 于汇率的资本组合平衡说,他们采用收益-风险分析法,指出国内外资产市场的失衡对汇率产生影响,而汇率又是资产市场供求存量保持和恢复均衡的关键因素,因此,股市和汇市间存在相互反馈的关系。Eichengreen, Barry,An-drew和Charles(1996)通过probit模型估计了金融危机传染的概率,发现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的传染; Bae,Kee -Hong和Andrew(2003)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估计了金融危机传染的概率,发现拉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溢出效应,拉美与业洲金融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不明显: Yang 和Doong (2004)研究了G-7国家的股市与汇市的均值和波动率溢出机制,他们的实证结果支持了波动率溢出具有不对称性的观点,即股价的波动会影响汇率未来的波动,但汇率对股价的未来波动的影响则较微弱: Mohd(2006)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日本、美国和马来西业的股票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马来西亚的股票市场正在与日本和美国的股票市场呈现出整合程度不断加深的现象。并且日本股票市场对马来西亚股票市场的影响要大于美国股票市场对马来西亚股票市场的影响,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马来西业与日本的经贸往来频繁,使马来西亚和日本的股票市场联动有了物质基础:邓秦、杨明军(2008)利用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日数据通过价格序列协整检验和VECM分析,认为我国汇改之后股市和汇市呈紧密的反向关系江市是股市的单向Granger 原因:张兵、封思贤等(2008)对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江率和各类股指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及基于VAR和VECM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汇率和股指存在较稳健的交互性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汇率是几个板块股指变化的Granger 原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国内不同金融市场的波动规律,研究市场的统计特征。

3、找到相适应的风险理论模型并进行计量建模

4、进行溢出效应分析、

5、得出结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计划进度

1、2022年11月1日--2022年1月10日 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并确定写作提纲

2、2022年1月11日--2022年2月27日 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2月27日-2022年3月30日对论文进行修改,最后定稿打印。

5. 参考文献

[1]史永东,丁伟,袁绍锋.市场互联、风险溢出与金融稳定——基于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溢出效应分析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3(03):170-180.

[2]肖璞,刘轶,杨苏梅.相互关联性、风险溢出与系统重要性银行识别[J].金融研究,2012(12):96-106.

[3]张金林,贺根庆,王伟.中国金融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元VEC-GARCH(1,1)-BEKK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07):26-31.

[4]马勇,陈雨露.金融杠杆、杠杆波动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52(06):31-45.

[5]郑挺国,刘堂勇.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8,17(02):669-692.

[6]董秀良,曹凤岐.国内外股市波动溢出效应——基于多元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06):1091-1099.

[7]刘金全,崔畅.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2(03):885-898.

[8]严伟祥,张维,牛华伟.金融风险动态相关与风险溢出异质性研究[J].财贸经济,2017,38(10):67-81.

[9]刘金全,隋建利,闫超.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经济政策取向[J].中国工业经济,2009(08):37-46.

[10]陈浪南,刘宏伟.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7(04):43-52.

[1]LarisaYarovaya,Janusz Brzeszczyski,Chi KeungMarco Lau. Intra- and inter-regional return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 acrossemerging and developed markets: Evidence from stock indices and stock indexfutur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6,43.

[2]Francis X.Diebold,Kamil Y#305;lmaz. On the network topology of variance decompositions: Measuring theconnectedness of financial firm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14,18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