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04 09:40: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社会逐步进入人工智能化时代,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均产生较大的作用和影响,人工智能成为公众所密切关注的话题,也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14年欧盟发布了《欧盟机器人研发计划》,2016年美国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2017年法国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时代的需要孕育着可能,大数据、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学科分布上,众多学科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人工智能的元素。

法学研究也是如此。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思路下的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直接地影响到了刑事责任的认定问题与分担问题。围绕强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设立的必要性、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性、刑罚处罚设置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等角度进行探究,试图指出人工智能时代下刑法刑事责任认定与分担方面的立场定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责任”的论题,以交通肇事罪为切入点,研究主要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人工智能刑事主体之设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分析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之时,应当着重于责任主体设置与责任的认定上。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强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的研究,发现刑法学者们在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设立的必要性、人工智能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性等方面均存在肯定论者和否定论者两种观点上的对立与冲突。

(一)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设定必要性之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1/16-11/28 查阅收集选题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22/11/29-2022/3/12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冀洋.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责任体系不必重构[J].比较法研究,2019(04):123-137.

[2]刘宪权.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责任演变:昨天、今天、明天[J].人民法治,2018(18):1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