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逐渐富裕起来,生活奔向小康,人们不再为了温饱发愁,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成为现在人们的追求。生活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可以说是最终目标,我们想要的有很多,金钱,事业,爱情,每一样,不是我们需要它才去追去,是因为他能给我们带来利益,有利益也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收获,收获便是幸福,我们追求他们,是因为他们能带来幸福,这些东西只有在能带给我们幸福的情况下,才具有价值。所以我们现在每日不停的忙碌,奋斗,学习,都是为了我们的幸福。幸福不仅是普通民众的目标,也应该是政府国家的目标,美国独立宣言中将人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权,生命权作为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可见幸福的重要性。我国旨在建设和谐社会,同样是为了增加人民的福祉,希望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幸福感对于现在的我们是相当重要的。
自斯密以来,主流经济学理论都认为财富或者是收入是人们获得幸福的前提,常理也认为收入越多,赚的越多,人们生活会更加幸福,然事实是这样吗?通过对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从1990年的7.29分,1995年的6.83分2001年的6.78分一直下降到2007年的6.76分,而我国的GDP总量从1978年的3600亿涨到2011年的46万亿元,涨了约127倍,结果与我们的常识相反,究竟是怎么回事?是收入增加不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吗?然而现实中收入增加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这样矛盾的局面恰恰说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有着复杂的关系,究竟是怎样需要我们去探索。
2011年,我国进入十二五的第一年,我国不再喊GDP的口号,许多地方将建设幸福城市,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作为建设的目标,本文研究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符合现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需求幸福的情况,也对十二五建设中的幸福感建设有着理论支持,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分析角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发现分析现今我国居民收入情况与幸福感水平之间的关系。二,通过添加变量的方法,使得地域,财富,教育等方面有差距,发现收入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情况。比较不同人群,发现收入在不同情况下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一为引言,二是对我国近几年人们收入的情况做一个分析,另外计算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得出现在的结论。三是添加变量,通过对地域,财富,教育等方面设置变量,考察,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收入对幸福感影响的水平。四是对上述情况做一个结论,得出最终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五是一些政策建议,增加人民福祉,提高人们幸福感水平。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991年到1995年仅有4篇关于生活满意度或者幸福感的文献,而2001年到2001年有超过100篇的文献,人们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在逐渐增加。
国外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分别是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事业和幸福感的关系,宏观经济情况与幸福感的关系。在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上,经济学家对他的研究源于1974年Easterlin对收入和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幸福悖论,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国家内收入与幸福感有着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在时间序列中,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的平均幸福感都没有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提高。针对这个幸福悖论,常见的解释有一个#8220;相对收入假说#8221;,相对收入假说认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的不是收入的绝对数量,而是人们对收入的满意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取决于对收入的对比,既相对收入。对相对收入假说的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一种建立在#8220;相会依存偏好#8221;的基础上,强调与人们同时期其他人比较,另一种是建立在#8220;习惯形成#8221;的基础上,强调人们与自己过去的经验比较。在失业与幸福感的关系上,经济学家发现失业会给人带来强烈的不幸福感,Clark and Oswald对英国家庭追踪研究1991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英国1991年的失业人群的幸福感水平低于就业人群的幸福感水平。在对宏观经济情况与幸福感的关系中,从GDP,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三方面研究,对于GDP,主要从绝对数量和增长率两方面来讨论,Di Tella,MacCulloch,and Oswald(2003)的研究中,发现将家庭收入作为控制变量,GDP绝对数量增加,增加人们幸福感,将增长率引入到他们的模型,发现与人民幸福感也有强烈的相关关系。在失业与幸福感的关系上,从直接,与间接效应两方面来研究,结果在上文有结论。在通货膨胀率方面,发现通货膨胀率增加1%,幸福感水平下降0.01,影响是很大的。
在国内也进行着相关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一,综述,介绍性的文献,主要对国外有关幸福感的研究,或者是影响幸福感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介绍,代表人物有奚凯元,黄有光等人发表的文章。二,理论性的研究,田国强,杨立岩等人,将国内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幸福感的研究当中。三,对国内当地情况的实地研究,虽然不断出现,但是还很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的综合,在几个方面对收入有影响的情况下,发现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究竟如何。
二 拟解决问题:1我国收入与人们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2 在地域,教育,财富等方面不同时,收入对人们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1]王鹏. 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1,03:93-101 112. |
[2]温晓亮,米健,朱立志. 1990-2007年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 财贸研究,2011,03:9-18. |
[3]何立华,金江. 谁是幸福的?--个体特征、外部环境与主观幸福感[J]. 经济评论,2011,05:30-38. |
[4]金江,张奎. 收入、工作单位与主观幸福感--基于武汉市城镇居民的调查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5:13-19 142. |
[5]鲁元平,王韬. 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季刊),2011,04:1437-1458. |
[6]周春平. 收入、收入满意度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实证研究--来自江苏的证据[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40-44. |
[7]徐延辉,黄云凌. 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4:158-168. |
[8]赵新宇,范欣,姜扬. 收入、预期与公众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家,2013,09:15-23. |
[9]刘宏,明瀚翔,赵阳. 财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3,04:95-110. |
[10]任国强,桂玉帅,刘刚. 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际的经验与国内的证据[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7:23-32. |
[11]周春平. 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收入满意度和健康状况--来自江苏的实证分析[J]. 管理学刊,2012,04:27-32. |
[12]闰丙金. 收入、社会阶层认同与主观幸福感[J]. 统计研究,2012,10:64-72. |
[13]胡洪曙,鲁元平. 公共支出与农民主观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12,10:23-33 122. |
[14]罗楚亮. 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来自中国城乡住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 财经研究,2009,11:79-91. |
[15]亓寿伟,周少甫. 收入、健康与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J]. 公共管理学报,2010,01:100-107 127-128. |
[16]裴志军. 家庭社会资本、相对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一个浙西农村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0,07:22-29 111. |
[17]鲁元平,王韬.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 经济学动态,2010,05:125-130. |
[18]徐映梅,夏伦. 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综合分析框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2:12-19 158. |
[19]王玉龙,彭运石,姚文佳. 农民工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社会支持和人格的作用[J]. 心理科学,2014,05:1220-1224. |
[20]曹大宇. 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
[21]娄伶俐. 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 |
[22]罗楚亮. 教育、收入与主观幸福感[J]. 理工高教研究,2006,01:1-5. |
[23]王晓彦,郑涌. 收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述评[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6:700-702. |
[24]王晓彦. 在职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 |
[25]何凌云. 政府质量、公共支出与居民主观幸福感[D].华中科技大学,2014. |
[26]贾鹏飞. 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4. |
[27]张辉. 相对收入差距与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数据分析[J]. 公共管理评论,2013,02:90-10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