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民间借贷活跃、普惠金融快速发展、“互联网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行非法侵占他人财物之实的“套路贷”新型犯罪逐渐呈现出高发多发的态势,并且酿成多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套路贷”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伴生多种刑事犯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惩处和遏制网络“套路贷”犯罪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对“套路贷”犯罪予以有效的刑事法律规制,既是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具体分析网络“套路贷”概念、产生原因、特征、危害以及行为性质、当下立法现状等方面,最后提出有效建议和对策以规范网络金融业的秩序,治理网络“套路贷”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网络套路贷有关案例的分析和数据统计,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什么是网路套路贷;网路套路贷的产生原因;网路套路贷的特点及危害;网络套路贷行为的性质和涉及的有关罪名;当前网络套路贷的法律现状以及具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打击网络套路贷问题的建议和措施,维护网络金融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网路套路贷犯罪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罪名以及完善目前立法对于该问题的规制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合理建议。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国外学术界针对网络套路贷犯罪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对民间借贷和金融诈骗的研究。例如关于网络民间借贷,美国《消费者信用保护法》明确将互联网借贷纳入民间借贷的范畴,借助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将所有信息纳入个人征信范围;创建P2P平台,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借贷双方的各类资料及信息进行记录,形成了特别的信息配置模式。这对我国规范和有效惩治网络“套路贷”具有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2月11日前:撰写、提交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12日—2022年1月25日前:撰写、提交论文初稿;
3、2022年3月8日—2022年3月21日前:完成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张汉元. 网络“套路贷”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N]. 中国商报,2020-08-20(P03).
[2]范雅晴. 网络借款谨防“套路贷”[N]. 北京日报,2020-04-01(010).
[3]秦壁雪. 论校园网贷的法律规制与完善[D].华侨大学,202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