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荷反转载柔红霉素的聚合物前药的研究与表征开题报告

 2022-08-29 10:49:23

全文总字数:697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引言

有各种统计研究数据表明,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且有可能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第一大致死因素。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是一个困扰全世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此同时,全球人口不断地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状况不断地加剧,癌症给人类带来的负担日益加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更是造成了癌症发病率呈急剧上升的可怕局面。国内外医学界与药学界的相关人士迫切渴望寻找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以彻底攻克癌症。

(二)研究现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一)基本内容介绍

(1)抗肿瘤药物柔红霉素

柔红霉素为第一代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 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适用于急性白血病,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粒细胞白血病均有效,但水溶性差、毒副作用严重等缺陷极大限制其临床应用。为提高柔红霉素溶解性,减少对心脏的毒副作用,聚合物胶束、聚合物纳米粒、微球及脂质体等纳米载体的应用得到广泛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3-5周:完成高分子前药的制备与表征。

第6-10周:完成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X. Duan, J. Xiao, Q. Yin, Z. Zhang, H. Yu,S. Mao, Y. Li, Smart pH-Sensitive and Temporal-Controlled Polymeric Micellesfor Effectiv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Doxorubicin and Disulfiram, ACS Nano,2013, 7 (7), 5858-5869.

[2] C.Nunez, J.L. Capelo, G. Igrejas, A. Alfonso, L.M. Botana, C. Lodeiro, Anoverview of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breastcancer, Biomaterials, 2016, 97, 34-50.

[3] J. Qi,Y. Zhang, Y. Gou, P. Lee, J. Wang, S. Chen, Z. Zhou, X. Wu, F. Yang, H. Liang,Multidrug Delivery Systems Based on Human Serum Albumin for Combination Therapywith Three Anticancer Agents,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2016, 13 (9), 3098-31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