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5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必然结果,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速度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最前列。
按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居首位,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6年的4个季度,中国经济用6.7%、6.7%、6.7%、6.8%,画出了一条平稳增长、略微上扬的增长曲线,绘就了2016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图景。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具有不同收购动机的中资企业跨国并购长短期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我们可以将收购动机大致分为:资源获取导向,市场获取导向,技术获取导向,以及效率获取导向(此外还有风险分散导向和全球战略导向)。
拟解决关键问题: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在不同动机导向之下其并购绩效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而中外的文化差异程度是否会对并购绩效产生调节作用。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纵观国内外关于并购绩效的文献,评价并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事件研究法和会计指标法,还有其他类,包括案例研究法、EVA模型、DEA模型等。
国内研究现状:随着跨国并购的浪潮,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了关于跨国并购的研究热潮,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交易过程和整合过程中所受制约的影响因素,以期找到提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对策。
在跨国并购中应当重视交易和整合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做好及时准确的防范。
4.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研究计划: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是中国上市公司常用的资本输出方式,本文针对跨国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从政治动机与文化差异这两个大背景下对其进行研究。研究目的是:在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交易与整合过程中,通过关注政治与文化,将风险最小化,以提高跨国并购交易成功率,以及在并购的整合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协同效应,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研究方法是:1、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2、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具体撰写方案:2017年11月: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或调整选题,写出开题报告;2018年1月1日至3月18日: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仔细阅读资料,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完成初稿;2018年3月18日至4月22日:配合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反复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