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控制方式的多点温度检测电路设计开题报告

 2022-12-24 15:54: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一种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的生活环境与温度息息相关。如果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人们就会感到闷热、流汗;如果温度过低,人们会瑟瑟发抖,甚至感冒。所以对环境温度的检测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使用的电器,如冰箱、空调等,都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和控制。

在过去,我们通常采用传统的温度计,如体温计。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热胀冷缩,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液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的多,液泡里的水银由于受到体温的影响体积膨胀,就会使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传统的温度计有反应速度慢、读数麻烦、测量精度不高、误差大等缺点。

随着科学技术和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不少材料、元件的特性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能作温度传感器的材料相当多。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而电动势、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

首先出现的是金属传感器,利用的是金属膨胀原理设计。金属在环境温度变化后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延伸,因此传感器可以以不同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信号转换。之后出现了模拟传感器。这种传感器都是基于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所以也称之为硅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特点包括:成本低廉、误差小、响应迅速、低能耗且功能单一等,所以,在温度测量、温度控制及非线性标定方面有着较多的应用。另外,这种传感器的外围电路也不复杂,它也是现在全球各国使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随着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数字传感器,数字传感器是指将传统的模拟式传感器经过加装或改造A/D转换模块,使之输出信号为数字量(或数字编码)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放大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CPU)、存储器、通讯接口、温度测试电路等。

常用来测量温度传感器有DHT11、DS18B20和TMP275。其中DHT11是一款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传感器。湿度量程为20~90 %RH, 温度量程为0~50℃。 其湿度的精度为5%RH, 温度的精度为2℃。它的温度量程较小,精度较低,不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温度测量。DS18B20测温范围-55℃~ 125℃,固有测温误差1℃,精度是0.5%。测量的最大温差为1.21 ℃,最大相对误差为7.49%。而TMP275温度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0C ~ 125C,测量的最大温差为0.48C,最大相对误差为4.40%,TMP275在 10℃~ 85℃范围内的精确度为0.5℃(最大值),0℃~ 100℃范围内的精确度为0.75℃(最大值)。综上,TMP275测量范围大,精度高,相对误差小,完全满足对日常温度检测的要求。

德州仪器公司开发出来的数字型温度传感器TMP275 ,具有一个精度为0.5C、两线制、串行输出的温度传感器,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而无需取样、放大、滤波和模数信号的转换,直接传输给单片机信号处理系统。该传感器采用 MSOP-8 或 SO-8 的封装。它读取温度的分辨率能够达到 0.0625C。TMP275 通过单总线协议与FPGA通讯,以此来实现多点的温度检测。同时TMP275 的额定运行温度范围为-40C 至 125C。它完全满足我们对日常温度检测的需求。

如今计算机、通信控制、网络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信息交换沟通的范围逐渐扩大,覆盖了现场设备到控制管理各个层次,工业控制监控已经不局限于现场监控、现场调度。由此出现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无线控制、传输、,实时采集任何需要 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无线控制是利用无线遥测遥控终端设备,取代现场总线,无线控制远端设备的一种方式。无线控制的方式有蓝牙,wifi,红外线等。本文采用蓝牙控制,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蓝牙是基于数据包、有着主从架构的协议。一个主设备至多可和同一微微网中的七个从设备通讯,所有设备共享主设备的时钟。蓝牙使用跳频技术,将传输的数据分割成数据包,通过79个指定的蓝牙频道分别传输数据包。每个频道的频宽为1 MHz。蓝牙4.0使用2 MHz 间距,可容纳40个频道。第一个频道始于2402 MHz,每1 MHz一个频道,至2480 MHz。有了适配跳频(AdaptiveFrequency-Hopping,简称AFH)功能,通常每秒跳1600次。

蓝牙模块BT12是双模蓝牙模组,采用台湾络达Airoha推出的蓝牙双模芯片AB1122,采用标准的SPP Profile实现传统蓝牙的数据透传,并通过内嵌的数据透传专用Service实现基于GATT的BLE数据透传。BT12 双模蓝牙模组支持串口命令模式,用于实现外部MCU与模组的交互。用户可通过串口命令对模组进行参数配置和一些控制,如修改蓝牙名称,地址,控制模组进入配对,关机等等。

本课题以FPGA作为控制器,基于无线传输控制蓝牙模块,使用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多点的环境温度,通过IIC总线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FPGA,通过外接蓝牙模块将数据无线传输到LCD显示屏上,同时通过蓝牙将数据在手机等控制终端显示出来,实现实时在线监测。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研究TMP275的控制方式及其引脚功能和内部寄存器结构,设计TMP275的扩展电路及其控制模块的功能定义。

2.研究IIC的控制时序和总线上数据传输格式。研究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3.研究蓝牙模块BT12软件、硬件的主从设置和指令系统。

4. 研究FPGA硬件开发环境和软件开发环境,学习基于FPGA的设计流程和Verilog HDL语言。

5. 研究LCD1602显示原理及其工作时序,编写设计LCD智能显示的Verilog HDL程序模块。

6. 编写基于无线控制方式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接口模块的Verilog HDL程序。

7. 编写基于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模块的Verilog HDL程序。

8. 对各模块进行功能仿真及结合硬件电路的系统调试。

预期目标

以FPGA为主控制器件,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TMP275和蓝牙模块BT12为核心功能器件的多点温度测量电路。使用多个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多点的环境温度,通过IIC总线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FPGA。该电路通过蓝牙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多点温度实时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同时在手机等控制终端显示出来。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TMP275,它的数据传输遵循的是IIC总线。无线传输模块采用的是蓝牙BT12,它遵循的是UART通信协议。显示器是LCD1602,采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件,对应的开发环境是Quartus Ⅱ。系统结构框图见图1.

1、 开发环境

实验室使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件,使用VerilogHDL设计和控制温度传感器的接口功能模块。基于仿真工具FPGA自行设计功能,进行验证仿真,最后进行实际测试和调试。

2、 硬件方面

(1)研究通用的FPGA开发板。

(2)设计LCD显示屏的扩展电路。

(3)设计温度传感器TMP275的扩展电路,通过FPGA开发板的扩展口来实现TMP275和FPGA在硬件方面的连接。

(4)学习商品化的蓝牙模块BT12的传输协议和工作特性,通过FPGA开发板的扩展口来实现蓝牙模块和FPGA在硬件方面的连接。

3、 软件方面

利用Verilog HDL将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字信号转换成8421BCD码,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定义蓝牙的UART接口模块和蓝牙数据存储模块,制定温度传感器的IIC总线接口模块。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研究步骤

1、 查找TMP275的工作手册和BT12的技术手册,购置相关材料,构建相应的硬件电路。

2、 设计IIC和UART接口模块,并进行仿真验证。

3、 在接口模块的基础上,设置TMP275基于FPGA的控制模块。

4、 研究LCD显示模块的工作时序,制定LCD显示模块的功能模块。

5、 研究无线传输模块蓝牙。

6、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4. 参考文献

[1] 王金明.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年01月

[2] 夏宇闻. 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 (第3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年

[3] 黄继业,陈龙,潘松.EDA技术与Verilog HDL (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4] 莫禾胜,李精华.一种新型数字温度计的设计.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2)

[5] 李勇,汪小燕.温度传感器TMP275 在家庭环境监控中的应用.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8(2).

[6] 张震宇,王洁伟,华群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研究[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3).

[7]王保云. 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3(12)2009

[8]赵秋. 基于MSP430F247和TMP275的测温仪[J]. 电子设计工程,17(1)2009.

[9]李阳,时维铎,徐磊,黄峰. 基于TMP275 的电机温度监控系统研究. 电子设计工程.Vol.23(2).2015

[10]张智军.小型恒温箱温度检测控制系统设计.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2(4)

[11]张晋荣,章振栋,刘荣福.FPGA实战训练精粹.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12](日)天野英晴.FPGA原理和结构.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3月

[13]王贞炎.FPGA应用开发和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14]栾桂冬,张金铎,金欢阳.传感器及其应用(第3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15]郭艳艳,贾鹤萍,李倩.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科学出版社.2019年2月

5. 工作计划

序号

时间安排

完成工作

1

第1-2周

有针对性的查阅课题相关文献资料,学习课题相关知识,确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

第3-5周

进一步学习FPGA设计开发环境和温度传感器接口协议,制定温度传感器接口模块定义,采用Verilog HDL设计温度传感器接口功能模块,并进行初步的仿真。

3

第6-9周

学习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格式定义,制定数据转换处理模块功能,以及多点温度测量控制模块功能,采用Verilog HDL描述设计数据处理转换模块,多点测量控制模块并进行仿真,制作多点测量硬件扩展电路。

4

第10周

学习LCD显示模块的工作手册及其工作时序,制定LCD显示模块的功能定义块,采用Verilog HDL描述设计LCD显示控制模块,并进行仿真。

5

第11-12周

结合无线模块及顶层模块,基于相关的FPGA开发板进行调试并改进设计。

6

第13-15周

继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按照研究方案和前期的设计工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初稿的写作并修改。

7

第16-17周

继续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