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平台上的误码掩盖算法研究开题报告

 2022-12-04 10:26: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视频通信过程中,信道干扰,网络拥塞和路由选择延迟等原因会导致传输数据发生误码,造成所传输视频数据信息的丢失。针对这些情况,本课题采用基于误码掩盖的抗误码技术改善视频通信中的信息损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视频业务是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业务,目前视频压缩主要使用的算法框架是运动补偿加变换编码技术,而在运动补偿中需要使用前一帧对后一帧进行预测,因此一个数据包的丢失将会引起其后的多幅图像质量的恶化。所以我们在容易出错的信道上传输压缩视频码流时,采用抗误码技术使得在传输发生错误时对错误进行控制和恢复,以使得错误的影响降到最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H.264帧内误码掩盖技术。通过分析H .264参考代码JM中的帧内误码掩盖算法,提出基于H.264的帧内误码改进算法。帧内误码掩盖主要利用帧内冗余信息来对丢失块内容进行恢复。本课题首先介绍了H.264和抗误码技术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了H.264中所使用的双线性插值恢复法,以及其它的帧内误码掩盖方法:最近边界优先内插法、基于Radon变换的误码掩盖;在此基础上将两种帧内误码掩盖算法应用到H.264的误码掩盖中,并加以改进。这两种误码掩盖算法分别是:半自适应帧内误码掩盖算法和基于最小像素跨度准则的误码掩盖算法。仿真实验中,模拟了实际H.264通信系统的丢包情况,与JM代码的掩盖算法相比,本课题实现的误码掩盖算法的重建图像的客观质量PSNR有一定程度提高,并且具有更好的主观效果。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一章:简要介绍H.264标准和抗误码技术。

第二章:详细介绍H.264参考代码JM中的帧内误码掩盖算法和其它帧内误码掩盖算法。

第三章:介绍本文实现的两种误码掩盖改进算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余兆明,查日勇,黄磊,周海娇.图像编码标准H.264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6

[2]余兆明等,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01-321

[3]Wang Y, Wenger S, Wen J, etc. Error resilient video coding techniques,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vol. 17, 61-82, July 20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1月9日~1月20日 选择毕业设计课题,了解课题内容及相关技术要求;

2、3月14日~3月21日 按任务书要求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3、3月21日~3月30日 课题调研、收集、查阅和学习科技文献资料,掌握与设计课题相关的matlab语言、H.264视频编码方案及误码掩盖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