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藏高原初夏感热对华南盛夏降水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初夏感热的空间分布特征、华南盛夏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青藏高原感热异常对华南夏季降水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ERA5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提供的降水资料等,时间跨度至少为1979年至今,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错误和缺失值,并进行必要的插值和标准化处理,以满足分析的需要。
2.数据分析方法: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相关分析、合成分析、EOF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初夏感热、华南盛夏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关注青藏高原初夏感热对华南盛夏降水的lagged影响,区别于以往多关注青藏高原同期热力状况对降水的影响,着重分析前期感热异常的持续影响。
结合数值模拟和观测资料,从多角度分析感热影响降水的物理机制,力求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华南降水的影响过程。
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华南夏季降水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隆勋,李伟平,周天军,等.近45 a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46(1):39-50.
2. 杨辉,段安民,王文.近50 a来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感热通量变化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2016,35(2):371-380.
3. 李帅,刘晓东.青藏高原感热通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高原气象,2017,36(6):1501-15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