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极端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概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人类社会、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等方面造成巨大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黄淮海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人口密集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尤为敏感。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端气候事件的定义和指标选取:研究者根据不同地区和研究目的,选取不同的气象要素和统计方法来定义和识别极端气候事件,例如高温日数、强降水量、干旱指数等。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近35年的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对黄淮海平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定义和选取极端气候事件指标:根据研究区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特点,选取能够反映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降水等事件的指标,例如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量等。
2.分析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趋势:利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近35年黄淮海平原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3.揭示极端气候事件的空间分布格局:利用反距离加权法(IDW)等空间插值方法,绘制黄淮海平原极端气候事件指标的空间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开展研究: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黄淮海平原及周边地区近35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等。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测值,并进行数据插补和标准化处理,以满足后续分析的需要。
2.极端气候事件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根据中国气象局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相关研究文献,选取能够反映黄淮海平原极端气候事件特征的指标,例如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量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针对性强:针对黄淮海平原这一特定区域,深入分析其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等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科学依据。
2.时间跨度长:利用近35年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够更全面地反映黄淮海平原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趋势,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
3.方法组合应用: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例如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反距离加权法等,能够更全面、深入地揭示黄淮海平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原因。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姚俊, 许乃政, 赵亮, 等. 近50年中国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22-130.
[2] 高学军, 张强, 王艳君, 等. 近30 a黄淮海平原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5): 606-617.
[3] 王慧敏, 尹继尧, 翟盘茂, 等. 1981—2017年黄淮海平原降水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J]. 水资源保护, 2020, 36(5): 16-2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