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为了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和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2005年底,国土资源部开始推行以“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为基本原则的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试图通过采取“合理规划”、“拆村并点”、“集中居住”和“进城上楼”等措施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率先开展了宅基地退出的试点工作,并形成了独特的宅基地退出模式,例如天津市的“宅基地换房”模式、重庆市的“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社会保障”模式、上海市松江区的“宅基地置换”模式、浙江省嘉兴市的“两分两换”模式。这些模式的实施虽然有利于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为城镇建设腾出更多的用地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的退出意愿和情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其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我国开始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与资格权“三权分置”的探索,宅基地改革有可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发动机”,农村宅基地面临着可直接入市的历史机遇,使农民对宅基地未来的经济价值有较大预期,因此可能影响其退出意愿。但从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视角研究其退出意愿的文献还较少,虽然有些文献从对宅基地的价值感知方面研究其对退出意愿的影响 ,但没有把价值感知延伸到对权能的认知,对感知价值的量化也相对简单,同时没意识到农民产权认知出现偏差的原因,因此对宅基地确权与产权改革宣传工作的借鉴意义有限。鉴于此,拟该视角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以期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宅基地产权试点改革宣传等提供参考,纠正目前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认知的偏差,剖析认知偏差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引导人们对未来宅基地价值有正确认知与预期,加快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步伐。拟研究的问题是农民对宅基地权能认知是否影响其退出意愿。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考察农户权能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是否有影响,因变量为退出意愿,自变量为农户的权能认知偏差,为了更准确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引入 2 方面的控制变量,即农户的社会经济特征、宅基地与房屋属性。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其中因变量为退出意愿,自变量为产权认知偏离,控制变量为农民的个体与家庭特征、宅基地与房屋属性。
4. 研究创新点
四、创新之处
尝试在描述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农民关于宅基地所有权、处置权、抵押权和继承权的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希望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完善提供一点建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预计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预计完成期限
1.2019年2月,确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