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行为保全是对于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保护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诉讼的判决生效前可以及时的保全当事人的自身利益。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利益不受损害或者是利益的损害降到最低,我觉得行为保全是很有研究的意义,行为保全的意义在于我们应当如何在民事诉讼之中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或是参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因为一个民事的诉讼而被任意的侵犯,可以让公民在尊重法律的同时不去畏惧法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但是还是不愿意去进行诉讼,就是他们不懂得行为保全应当如何使用。所以我认为这个课题很有研究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行为保全的批准的条件以及审查的程序,国内外的行为保全制度以及国内行为保全的发展演化,行为保全中的担保,现存的行为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行为保全中的担保,现存的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写作提纲:1.行为保全是什么,即行为保全是用来做什么的有什么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行为保全和财产保全共同组成民事诉讼程序法中完整的保全制度,但是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行为保全的法律规定,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漏洞。由于是在民诉法整体大修的背景下被确立,与财产保全简单等同化,没有强调行为保全在程序上的运用,存在诸多漏洞.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件不能适用财产保全,也没有合适的保全制度来及时救济,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者致使损害结果加大。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上的保全制度还仍停留在保全财产的层次上,而相应的对行为额保全则缺乏系统性,造成了我国民事保全制度的结构性缺陷,这远不能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纠纷解决之需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所谓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的损害,法院得依他们的申请对相关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
对行为保全的裁定,不可以上诉,但可以申请复议。
但是在现实生活之中行为保全这一制度依然很难得以很好的适用,这是由于公民还是没法很好的理解行为保全的意义以及其使用的方法。
5.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的行为保全制度 佟静怡 夏亮(2013-04-03)
2.行为保全制度完善初探 张鲁(2013-4-17)
3. 在民事诉讼法中设立行为保全制度初探[1] 论文参考网(2012-1-3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