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美国多次运用其《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对别国采取“301”调查,针对中美贸易分歧时尤甚,然而美国的“301”条款及其对我国展开的“301”调查均存在诸多法理上的漏洞,且违反国际法中的相关原则。关于美国“301”条款对中美贸易产生的影响与意义,在过去年里前辈们已有诸多论作,选择此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想要在览阅前辈们各色观点的基础上拙抒己见,在此问题的研究上略尽绵薄之力。
实践意义:通过分析美国“301”条款对中美贸易产生的影响,可以从中总结出应对美国以“301”调查制裁我国等行为的应对措施,继而能在中美贸易战中更好地在已经产生的纠纷中维护我国利益,也能对尚未到来的贸易纠纷未雨绸缪。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美国“301”条款的历史渊源及主要内容(历史渊源、含义、目的、作用)
二、“301”条款对中美贸易产生的影响(历史上“301”条款制裁我国的五次案例、三次“特别301调查”、对中方美方各产生的影响)
三、关于美国“301”条款的国际法分析(“301”条款暴露出的中美贸易争端问题、“301”条款是否符合国际法原则、在国际法上的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们在过去已经从美国“301”条款的历史渊源、目的与造成的影响方面发表过诸多分析论作,例如《国际观察》一书中任荣明的一篇文章谈到了美国“301”条款与中美贸易的关系,在《对外经贸》一书中,荣华英、李倩玮、黄玉蓓三人则共同撰写了一篇《美国对华启动301贸易调查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杨国华则用了《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及美国贸易法》来阐述了中美贸易的各项问题,其中就包括“301”条款。较近的一篇研究论文则是曲越、秦晓钰、黄海刚、夏友富四人以2018年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为例共同分析出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与经济的影响。
国外研究现状:关于“301”条款的国外学者研究资料较少,《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2018年3月27日报道称“301”条款是“日本在过去的日美贸易摩擦时代曾痛苦地被迫饱尝辛酸的措施”,同样在2018年3月,美国白宫网站发表了美国议员们对特朗普对华重启“301”调查的态度,以支持居多。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11月10日-11月20日,以选题关键词为标准查阅资料论文并筛选整理,形成重点、次重点、一般资料等内容,进行阅读思考,设计文章结构。
第二阶段:2022年11月21日-11月30日,按照分析整理的文章结构确定设计论文的各级标题,并提交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22年12月1日-2022年2月28日,根据设计好的各级标题进行论文的撰写,并请教指导老师。
5. 参考文献
[1] 任荣明.《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观察,1999(1):51-53.
[2] 荣华英,李倩玮,黄玉蓓.《美国对华启动301贸易调查的原因及影响分析》[J].对外经贸,2017.
[3] 曲越,秦晓钰,黄海刚,夏友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产业与经济的影响——以2018年美国对华301调查报告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8(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