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法学思考开题报告

 2022-07-31 14:40: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人才匮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因素限制了乡村的发展,乡村发展越来越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农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缓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到底就是要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村经济赶超,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大新的切入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重大,是一个推动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新的发展思路,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因此,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论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分析其在法学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促进我国乡村建设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对于本文,拟从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农村发展现状入手,找出我国农村发展制度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方面和多领域的思考,提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提纲如下:

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据统计,到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1.27%。中国仅花费了22年,完成了英国用120年、法国用100年、美国用40年,才取得的城市化率。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与农村间滋生诸多问题,中国农村面临新的发展。新型农村建设成为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焦点问题。对比中外农村建设,由于各自社会背景及经济状况的不同,国外农村建设在总体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及成果,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   一、国外农村建设综述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开始其城市化,到20世纪50年代进入其城乡一体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建立起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该系统将全国联系起来。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发展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并逐渐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与此同时,制造工业衰落,第三产业崛起。虽然农业产值在国家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美国一直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用于农村开发的生物技术投入年均增幅达15.5%,现代农业、工厂化农业和观光农业成为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科技应用于美国农业生产中,诸如用计算机监测土壤,识别杂草和病毒等。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美国农业相关市场信息由农业部市场营销局和当地配备的农场品市场报价员及市场调查员提供。农产品出口方面,美国国会要求农业部每月对世界农产品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农民根据市场信息经营管理农场,对生产和销售做出决定。其农业信息化程度高于工业。借助互联网,农民使用全国各地的政府农业中心、大学、科研院所和图书馆里的数据库,获得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市场相关最新数据。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达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这种集约规模化管理经营模式,使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很便利。[1]   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政府主导下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经历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韩国政府从初期进行农村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及农村教育、投资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发展为鼓励农村发展相关农业产业。有前期政府工作及教育的展开的基础上,韩国新村运动形成以农民主导发展的模式。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农村经济研究、农民协会等民间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新村运动中,韩国政府注重文化建设,倡导勤勉、自助、团结、奉献精神。这一文化内涵在新村运动中逐渐渗透到城市,从而在韩国确立起民族自立、身土不二、事业报国的国民精神。经过新村运动,1993年韩国人均GNP达766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民的95%,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21%。[2]   与韩国政府主导展开的农村建设不同,北欧的瑞典则采用由农民自己组织参与的合作社形式作为推进其农村发展的主导。这些合作社以行业进行划分,总有15个行业,分别涉及农村奶制品、牲畜屠宰及养殖、粮食生产、林业发展等方面。农民自愿加入多个合作社,交纳一定股金,采取独自结算的方式,与合作社就农产品订购签订协议,不同的合作社会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其所涉及的范围囊括农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合作社同时负责给成员提供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由全国各地合作社作为重要成员的农民协会与消费者协会、政府共同协定农产品价格,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德国的农村发展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之中,以科学为指导确立农村可持续发展,并很好地保留村庄原有的文化历史特色,形成德国村庄独特的自然文化风貌。德国的农村建设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土地改革和相关法规,德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统一出资建造污水、固废处理设施,并实行收费。对于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政府给予支助。其次,科学规划。村庄规划纳入国家整体规划,通过实施一些列项目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村庄城市化。第三,重视村庄形态、文化历史,新规划中注意处理好村庄的文化脉络,对旧建筑、生态环境等进行科学整治、有限改造。20世纪50、60年代德国曾经片面追求建设新村庄。意识到失误后,德国制定法规,规定将保护村庄原有形态、有限度的改造老建筑和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村庄更新的主要任务。同时德国农村规划也实行了全民参与机制,对农村建设进行管理和监督。德国农村成为德国最具特色的地方。不同区域农村呈现不同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融入自然的生活品质,使得德国农村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国外农村建设发展经验   梳理国外农村建设,纵观其所取得的成就,我们能获得一些农村建设的经验。虽然各国经济基础及社会状况有所差异,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说,任何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模式基础上才可能在发展中既不危害生存环境的同时获得长效性。这也是国外农村发展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国外农村发展经验可资借鉴之处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政府主导下的建设。国外农村建设运动的展开都旨在改变农村、农业落后于城市、工业的面貌。中国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也在于此。综观德国、日本、瑞典等国的农村建设,都是政府充当农村建设项目启动者,同时制定相应法规保障农村建设。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每五年就修改一次农业法,其现有农业法规涉及到农业生产中的很多环节,包括农业税收、土地所有权及使用、农业合同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运输及加工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同时由政府主导制定的长远而系统发展规划明确农村建设目标,并对农村建设进行规范。由政府引导和扶持下的日本“一村一品”农村建设确立起日本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把农村建设落到实处,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从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鉴于此,很多国家在进行农村建设时通过立法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如德国《农业法》第一条就规定农民与其他职业人员福利等同。德国还制定了《农业社会保障法》、《农民医疗保险法》等法规,将现代完善的保障制度规定覆盖整个农村,使得农村从业人员及其雇佣人员都获得平等地社会保障。要在农村建设中保障农民的利益,有效激发农民积极性,需要农民参与其中。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经验。日本造村运动中成立了三级农协组织,农户、农村、农业形成三位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德国也成立了立体的层级农民组织。美国、瑞典、法国也有较成熟的农民组织。这些农民组织在引进推广农业技术、农民技能训练以及维护农民权益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3、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这些国家同时重视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化设备操作技能,掌握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同时革新观念提供认识水平。   4、注重农业生产区域化产业化。发达国家所进行的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进行生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结合不同区域的生产资源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发挥区域优势,较为典型的是日本的“一村一品”新村建设。日本在实施村庄农产品特色生产方面可谓取得了突出成就。日本很多农村乡间保留传统的手工艺生产通过此次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区域特色经济产业。   三、中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实例分析   中国由于地域广阔,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差异较大。这些历史形成的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地农村建设的速度。结合各地发展状况可将中国农村区域总体划分为三个大的区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农村建设与当地经济高速发展一起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均衡,实行了城乡共富裕。其最为根本之处在于,中国包括东部在内的沿海区域农村发展,以乡镇企业起步,脱离传统农业的范畴,由此展开从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过度和深度发展。以东部省份浙江来说,东阳的花园村和乐清的长虹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花园村在1990就成立了村级工业公司,1993年成立花园集团公司,1996年将发展目前确定为高科技领域,同时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合作进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从此走上产业结构调整之路。花园村摆脱穷山村面貌,形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肉食加工、外贸出口、旅游休闲等多元格局。富裕起来的农村人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和健全相关的保障医疗制度,科学规划乡镇,着手进行乡镇建设,关注生态环境,提升生活品质。[3]浙江乐清的长虹村被打造成为中国电器交易第一村。长虹村在发展电器市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个1.2平方公里的小渔村里建立了3家企业集团,27家股份制企业和200多个家庭工业车间。在电器市场的带动下,长虹村形成了运输业、广告业、信息也、加工业、出口服务业、餐饮业等多元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多元化后以前的农民极少以农业为业了,更多的人投入到第二、第三产业中。江苏江阴的华西村则是中国新农村发展不可复制的典范。[4]   与东部地区地区农村发展不同,中西部的发展艰难而缓慢,既有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有历史原因。总体来说,西部区域农村人多地少,在寻求发展上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产业,多围绕种植业展开其产业结构的发展,并依靠当地优势发展畜牧业,多采用小规模家庭式模式,经济上的受益也远远没法跟东部地区以集体或集团形式所获取的经济效益相提并论。由于发展规模有限,劳务输出成为剩余劳动力安置的最主要途径。青海湟中县苏尔吉村、西藏拉萨市藏热村及甘肃永晶县七坝村都具有这一特点。藏热村以奶牛养殖推动包括养鸭、养兔、豆腐制作等行业的发展。蔬菜种植方面实行了统一管理,种子、化肥、农药进行统一服务。甘肃永晶七坝村主要采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啤酒大麦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围绕农牧业发展起来行业在发展中同时催生了包括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   中部地区的发展较西部多样,但第一产业仍在经济结构中占重要比例。但很多地方能够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现代农业除了机械化生产外,同时也呈现出从传统粮食作物种植向经济作物种植业发展,如种植花卉、绿色果蔬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观光旅游型生态农业模式。以湖北武汉黄陂区武湖街为典型。黄陂区武湖街地处武汉市三环和外环之间,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天河机场、阳逻深水国际港为其购筑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其辖区国土面积7.76平方公里,人口5.2万。武湖街属于典型的城郊块的次经济区域,经济类型仍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对城市依赖性较大。十一五期间,武湖街确立农业生态化的发展方向。自2005年包括现代蔬菜园、武汉农科院、湖北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和研发基地及其一批科技种业公司进驻,同时加快向外走引进来步伐。2008年创立的“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中部地区第一家台湾农民创业园。该园规划面积240平方公里,涵盖黄陂区包括武湖农场在内的几个街道。该园区在后续建设中逐渐建成为国家4A级“农耕年华”体验模式的旅游生态景区。台湾农业现代化的先进经验带动武湖街农业从传统的以生产种植为主转向科学化、生态化的道路。到2009年该园区已经进驻台资企业7个,投资额达2.1亿元,形成了水禽水产、蔬菜水果和花卉苗木、食品饮料等生产加工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及其相关工业产值达到21亿元。[5]2012年武湖街辖区已经呈现出生态农业为主,加工生产配套进行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精武鸭脖”、“弘毅钢构”、“仟吉西饼”、“雨润花都”等1100多家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企业相继入驻武湖,形成武汉市以汉口北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区域。而诸如中国家俱CBD、五洲国际建材城、中农农机大世界、长江金属交易中心、中楷医药等企业进驻就地解决了从土地上富余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对于中西部来说,除却政府政策上的倾斜扶持作用,一般多依靠自身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发展先机。所以,那些在交通枢纽有效范围内的乡镇往往具有较活跃的经济行为,外来投资也会更多。而这一点在东部地区或沿海一带影响性并不显得特别突出。   四、中国新农村建设成绩与不足   结合上文对中外农村建设的介绍,不同的政策及实施后产生不同效果,中外在农村建设上有同有异。   与其他国家的农村建设一样,中国新农村建设也是在国家主持下进行。中国新农村建设着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改观很大,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话,一些经济状况好的乡镇甚至加强公共照明设施。同时一些基础较好的公共区域进行绿化,建立了一些适合公众活动休闲的公园。住房改造极大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这被称作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亮化”工程。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与国外农村建设相比,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状况略显不足。新农村建设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发展现代农村产业,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科学规划显得非常必要。而在现实中,农村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上,缺乏地域特色区分,“以工辅农”的思路没能从根本上确立起农村经济良性发展模式。农村产业方向多与项目资金来源相关,一些引入的投资项目往往依附于城市经济,而不是立足当地。农村土地已经被各种项目开发圈占,用于耕种的土地逐渐减少,土地耕作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无法满足农村家庭一般生活需求,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围绕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种植项目在很多地方启动。这些项目多实行以土地租赁的方式将土地转给第三方的经营模式,土地所属地农民仅以打工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极少的农民能够获得工作机会。初级种植形式的农业,包括蔬菜和经济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市场指导,在市场机制下成为市场层级利益博弈中的牺牲者。   从上文所列举的几个国家情况看,在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下农民积极性极大提高,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组织,而且这些合作组织能参与到政府政策制度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同时,也有相关的法规制度保障从事农业相关生产的人员的权益。最为突出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外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像中国如此明确的城乡二元差异。虽然中国新农村建设旨在消弭两者之间的差异,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新农村的发展还不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相反,更多农村居民脱离乡村生活,进入城镇,造成很多乡村“死亡”。而农村旨在加强土地利用率实施的并村建立新的居民村的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农村原有生活模式。这种被称作“上楼运动”的新农村居住建设,对农村居民心理的改变,引发农村问题新的研究领域。中国农村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对区域经济特色及区域文化关注显不足。新农村建设成为投资项目的圈地运动,缺乏地域文化指导的乡村民居改造简单地实施旧房改造,很多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古建筑被强拆复建,变得面目全非。中国各地的农村变成面貌统一的农家小楼或者富有城市气息的高层建筑。盲目招商引资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中基层组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完成选题工作;

2.2022年11月30日前——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3月17日前——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18(03):19.

[2]阴映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8(4):36-38.

[3]杨尚勤.用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J].中国财政,2015,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