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6 17:45: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信息资源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在各类信息中,个人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在互联网时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可谓是“百罪之源”,不少公民个人信息被贴上商品的标签,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泛滥,由此滋生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层出不穷,冲击了我国的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给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带来威胁。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虽然已经设置了相关的法规及条例,但与实际情况相比,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过程中,还有着一定的缺陷。本文通过研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希望引起社会大众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视以及对犯罪分子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时通过研究我国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法状况和司法实践,指出刑法对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局限性和缺陷,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结合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保护状况和司法实践,研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构成,并指出刑法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尚未制定统一、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但已经有相关法律作出相应的规定。1997年刑法没有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直接规定相应的罪名,但个别罪名可能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如侵犯商业秘密罪等;《刑法修正案(五)》增设了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该罪所涉及的“信用卡信息资料”也属于公民个人信息的范畴;《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此外增设的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也属于与公民个人信息相关的罪名;《刑法修正案(九)》将第十七条修订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此外还有《加强保护网络信息的决定》、《关于依法惩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通知》、《网络安全法》等也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作出相关的规定,我国迈入公民个人信息直接刑事保护的新阶段。

二、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11.04-2022.11.20):完成选题,确定论文题目;

第二阶段(2022.11.21-2022.12.11):收集论文的基本资料,阅读国内外文献,了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国内外的难点和重点,整理论文提纲,提交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022.12.11-2022.03.19):积极与导师交流,完成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著作

[1] 喻海松.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4月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