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地方债务管控的目标定位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37: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和下行,经济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经济政策在供给侧改革引领下不断的调整低迷局面,让整个中国经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时地方债务不断增加。在未来不可控因素影响下,地方政府未来收入存在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引发的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同时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绕不开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处置,这使得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中国政府、社会关注的议题。为了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危机问题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预算法从严管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财政部拟对地方政府债实施总量的限额控制、国家推出置换债计划和 PPP 项目等。但这些政策本身的目的更侧重于指标而不是治本。而以“堵和禁”的办法去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其实都只能算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消极管控,其管控结果不利于地方财政健康发展。 因此,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形势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目标定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研究是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目标定位的研究。首先对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接着介绍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主要做法,总结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然后介绍国外几个国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主要做法,并总结其经验,分析对改进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指导作用。 最后根据我国现状结合国外相关经验提出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的政策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许多国家均根据国情选取债务指标体系,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梳理。Vulovic(2010)认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框架,降低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性,防控道德风险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Levine(2011)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发挥信用评级作用,使得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受到信用评级的影响,同时,通过完善制度使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受到投资主体和纳税人的监督,从而起到降低债务风险的作用.William(2015)认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措施是实行合理的现金储备政策。Justiniano(2017)认为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旨在通过可量化的风险指标评估和预警债务风险,是债务风险控制的核心制度,比较典型的有美国俄亥俄州模式和哥伦比亚的“红绿灯”模式。Victor(2018)等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重点是提高债务管理透明度、硬预算约束、评估债务资金风险、明确职责分配等措施。

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方法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法影响因素。部分学者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如李萍(2009)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加以调查统计,其侧重于不同体制国家地方政府所采取的债务管理模式,选取每种体制国家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加以比较分析;徐梦雯(2019)总结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控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债务管控执行过程中仍有障碍。部分学者则是针对影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法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对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如刘国旺以及宗正玉(2012)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分析,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主要受到历史文化、地方政府治理水平、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以及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影响。

还有部分学者则是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法的优化进行研究,如:彭浩(2014)通过介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及其已取得成效、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所存在的风险及成因和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和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分别从财政体制、政府管理体制入手,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王志凯(2016)通过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结构与风险及现行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处置效果,提出一系列创新地方政府性债务可持续管理的对策:规范政府性债务融资机制、严格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预算管理、建立透明的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试点发行市政债券;尹启华,陈志斌(2016)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演进历程,发现“补丁式”制度规范总体上能够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大局,提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 强化地方政府领导干部问责机制、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探索有效的平台转型改制配套措施、理顺财权与事权分配关系及加强政府举债透明度建设;李小平(2016)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成因,提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具体途径及方法: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有效用债、将政府债务预算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范围、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法律体系、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信息的透明度;曾艳、宗君南(2017)分析国内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类型和成因,提出防范国内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的建议:对地方政府的收支体系进行调整、对地方政府的债务信息完全公开披露体制进行构建、将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拓宽、对地方财政的预算硬约束制度进行构建;王卫蒙(2017)建立了 PPP 模式和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关系,讨论了当前PPP模式在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中存在的问题、特点和路径选择的相关问题,并总结了 PPP 模式在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时产生的正负效应;靳伟凤(2018)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变化,指出现阶段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包括事前管理设计、强化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完善债务预算管理和信息披露、建立信用评级与债券保险制度、落实债务破产和纠错问责机制、健全债务监督机制、加强隐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法律法规以及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等在内的政策建议;刘雅、柳兴泉(2018)分析我国地方政府举债风险的成因及其负效应,提出地方政府债务管控的对策:进一步改革与强化各级职能部门的监管权力与职责、规避政府点贷, 银行“埋单”的滥用权、规避企业转嫁于民众受难的风险;仲凡(2018)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风险评估进行分析,提出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有效管理,既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角下调试,也要结合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机制,更要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融入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之中,充分完善内部管理的不足,基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叶芷豪(2018)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管控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优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和提高政府综合偿债能力;李翼(2018)通过剖析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风险,提出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建立统一的政府债务统计信息系统;建立负面清单,严查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度;丰富融资渠道,多管齐下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等对策;楚薇东(2019)分析地方债务演变历程及风险和成因,并分析土地财政与地方债务之间的风险联系,提出了在土地财政视角下的优化措施:引导土地财政转型、扩大政府资金来源、提高政府偿债能力和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0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以近三年核心期刊中与本选题紧密相关的文章为主,不少于15篇),将其观点概括整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论文题目、基本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及具体研究工具)和基本思路。上述内容均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开题报告需提交打印稿及电子稿。

2.2022年4月15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Vulovic V. The Effect of Sub-national Borrowing Control on Fiscal Sustainability: How to Regulate, IEB. 2010.

[2]Levine H.The Impact of Debt Management Policies on Borrowing Costs Incurred By U. S. State Governments [J]. Public Finance&Management. 2011, 11(1): 1-27.

[3] Rivenbark W. C, Roenigk D amp; L Noto .Exploring Countercyclical Fiscal Policy in Local Government: Moving Beyond an Aggregated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5, 38(2):75-8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