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建立模型,针对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我国统计年鉴数据估计得出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推动进一步研究。
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然而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分配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并且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始终存在且亟待解决,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在当前我国大力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背景之下,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问题的存在有悖于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也会影响到农业经济乃至宏观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更甚则可能演化成为社会动荡的源泉。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现状及财政农业支出方面的相关政策、热点话题等,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课题以财政农业支出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我国统计年鉴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写作提纲:
一、引言: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中,周申蓓、夏欣(2020)等人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力资本、财政农业支出三者模型,以此检验三者随经济水平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并分区域建立GMM模型进一步检验与分析后得出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则表现出先抑后增的效应。马淑婷(2019)根据巴罗等人的研究推知,农业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农规模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函数关系。即当财政支农规模较小时,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随着财政支农支出带来的农业边际产品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较快,但当财政支农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带来的农业边际产品便会减少,农业经济增速放缓。王格格(2017)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用以回归分析的面板模型,考察了城镇化率和人均财政农业支出两个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正相关, 而人均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负相关。何伟军、吕依颖、杨秋霞(2015)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表明财政农业的各项支出都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再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分析得出财政农业支出能够在短期内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长期来看,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的差距,得出只有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的逆向关系。洪源、杨司键、秦玉奇(2014)从时空整合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动态面板、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民生财政支出的增长及其资金投向的“农村倾向”特征,将会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民生财政所引致的税收增长以及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将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李普亮(2012)通过理论研究发现,增加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民增收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化解“三农”困境的重要举措。从他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财政农业支出确实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他认为,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减少财政农业支出的“非农化”倾向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所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的情况,在钱争鸣、方丽婷(2012)看来,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他们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但不同支出项目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且财政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陈安平和杜金沛(2010) 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广义矩 (system-GMM)计量方法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一定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受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影响。陆铭和陈钊 (2004) 在一次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中提出支持农业生产和事业的支出,而这项支出是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因此,我们推断这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应该越小。然而事实上,尽管财政农业支出总额处于增加趋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
国外学者对于财政农业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也大多是采用各类模型进行实证分析。O. O. Akanbi、E. G. Onuk、H. S. Umar(2019)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矢量误差修正模式进行了单位检验以确定序列的平稳性,估计结果表明只有政府农业支出变量的系数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且这种影响是积极的。Aekapol Chongvilaivan、Jungsuk Kim(2016)采用泰尔分解解释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教育支出原因。对于尼日利亚农业支出增加引起的变化,有人认为农业是经济政策的主要驱动力,Paul Terhemba Iorember和Gylych Jelilov(2018)这项研究旨在调查政府农业支出的增加对尼日利亚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富裕和贫穷家庭的影响。他们采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农业支出份额的增加,贫富家庭的福利都有所改善。Rong Fu(2016) 利用1994年至2013年塔尔指数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商品税实证分析表明,增值税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面影响;营业税和消费税对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他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差距,间接税作为我国主要税种应发挥收入分配作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研究了收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方面,BIWEI SU和ALMAS HESHMATI(2013)采用普通最平方(OLS)、条件分位数回归和百叶窗-瓦哈卡分解法分析揭示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问题,结果表明教育和职业是家庭收入水平的基本决定因素。在城市地区,教育对高收入者更有价值,而在农村地区,专门或高等教育对较贫穷家庭更有利。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月15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要求:查阅相关资料(以近些年核心期刊中与本选题紧密相关的文章为主,不少于30篇),将其观点概括整合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论文题目、基本研究方法(规范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及具体研究工具)和基本思路。上述内容均在开题报告中反映。开题报告需提交打印稿及电子稿。
2.2022年3月1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5. 参考文献
[1]常文涛. 财政基础公共服务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效应检验[J].学习与探索,2020(03):103-110
[2]陈安平,杜金沛.中国的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2010(11):34-39
[3]丁文恩.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