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26 18:37: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已经在当今得到各个国家的共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地强化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政府大力投入资金进行科学技术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基本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难以延续此前的粗放式增长,想要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从之前的要素驱动转向为创新驱动。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后,党和国家便从制度层面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在2021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科技政策作为七大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专门提出来,凸显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要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2013-2020年,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2。3万亿元;2021年,在中央本级支出继续负增长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科技支出,安排预算3227亿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中国的财政科技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以及结构的研究

在财政科技支出结构上Morales(2003)研究发现政府基础研究的投入对于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政府应用研究投入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基础效应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甚至是副作用。

在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方面存在有较多不合理之处,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从全国范围的角度出发,王小朋(2004)选取我国1978—199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在促进科技和人力资本方面缺乏必要的投入。李永刚(2011)对中国1995~2009年财政科技投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研究与发展经费(RD)支出总量不大,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并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三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不同,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会阻碍经济增长,而基础研究投入无疑将促进经济增长。陈亚平,王胜华(2021)研究认为当前我国财政科技支出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整体上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仍然较低,政府研发支出规模较低,财政科技支出结构不够合理,区域间财政科技支出差距不断扩大。有些学者则是站在地方的角度上来看,陈志军,余雪凤,张小芬(2021)立足福建省政府科技投入产出现状,采用DEA方法构建指标模型测算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发现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且地区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科技投入规模不合理、科技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科技转化率低。张明媛,谷兰娟,王鹏程(2021)以山东省2007—2019年财政科技支出为研究对象,对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山东省科技支出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但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导致科技支出总体效率处于领先水平,但技术进步对总效率影响并不明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 根据论文题目搜集相关资料以及有关数据,确定详细的研究方法并提交开题报告。

2022年1月-2月丰富研究内容、整理相关资料并起草论文初稿

2022年3月完成论文初稿,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陈亚平,王胜华.我国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效果与问题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05):140-149.DOI:10.19445/j.cnki.15-1103/g3.2021.05.021.

[2]陈志军,余雪凤,张小芬.福建省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5(05):69-7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