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大中城市经济水平突飞猛进,西方各国背包旅游者涌入我国并带来了挑战自我的后现代文化,大量的户外俱乐部和驴友协会等民间组织蓬勃发展,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旅游资讯,各种虚拟旅游社区和旅游论坛规模壮大使得人们能够在网络空间互相交流经验获取信息,市场上各种户外装备越来越完备,同时日益紧张的工作节奏使都市人心灵上回归自然寻找自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系列环境促进了我国背包旅游者的出现和发展,在西藏的漫漫长途中、在九寨沟的秀美风景中、在丽江的个性酒吧间,不乏我国背包旅游者的身影。在国内这群个性鲜明的背包旅游者一般被称为“背包客”、“驴友”。而大学生的支付能力有限,但是却很资金的使用也很自由,可以随便支配自己的生活费。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求知欲,更抓住时尚潮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查阅资料,于是旅游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大学生一般个人或结伴,通过自己组织和规划来确定旅游路线,从而产生了大学生背包旅游。因此大学生背包旅游也集中在低价格、参与性高、可以查阅资料的旅游地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背包旅游应运而生。背包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是自助旅游的一种很形象的称呼。由于它的简单与时尚性,近年来受到广大大学生群体的青睐。他们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群体,是背包旅游的一大受众。如何完善大学生市场,为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成为一大热点。本文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大学生背包旅游的行为动机及行为特征,并针对调查结果对这一市场提出问题和建议。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文件研究方法。
在研究初期,我们首先查询了有关于背包旅游的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在知晓最新的相关研究动态和相关领域现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最终确定和分析。对于有关于大学生背包旅游现有的文献进行选择和并找到一些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4. 参考文献
(1)欧阳文婷.浅析大学生背包旅游行为特征[J].当代旅游(中旬刊),2013,(第8期).
(2)刘俊,张萍.杭州市大学生“自助背包游”感知研究[J].商场现代化杂志,2009,(第17期).
(3)魏凤云.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及SWOT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第4期).
5. 工作计划
第七学期第18-19周,搜集与论文有关的中外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
第八学期第1-4周,对所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撰写前期研究报告(不少于3000字)。
第八学期第5周,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毕业论文的写作提纲。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我国目前责任政府的构建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南京市A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雨花台区油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下社区防控治理的成效、问题与优化研究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居民参与问题分析——以南京市H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韧性社区建设的乡村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研究——以河南7.20洪涝灾害为例开题报告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的应急管理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开题报告
-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研究—以A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