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治理之道——基于云南瑞丽疫情舆论的案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为基础的社群互动不仅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意见的渠道,也重塑了当代中国的舆论格局,网络舆论场的崛起在公民传播权与话语权的实践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民的利益趋向与意见诉求,弥补了以往由传统媒体垄断舆论的机制缺陷,暴露了传统行政管理体系在舆论管理实践中的固化问题。对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治理之道进行研究,有利于从源头探究网络舆论的主体构成与影响要素,在流程中把握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体系中的关键角色和必要作用,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路径选择和可行之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云南瑞丽疫情舆论”为主要案例,以网络舆论主体的多元构成为主要视角,以政府在网络舆论治理中的角色为重点关注对象,研究当代中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治理之道,主张探索具有现实解释力和指导力的舆情发展规律,形成当代中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一般路径与模型。
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1.对网络舆情形成与治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文献综述,阐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形成与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点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特点、影响因素、生命周期、网络舆情技术与系统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控制等方面,研究发现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理论与实践有待进一步融合,缺乏量化分析的体系与框架,微观层面分析有待深入,缺少网民社会结构和群体行为研究,可视化展示和监测技术将大有作为。
喻国明指出在突发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我国网民有两大特征,他们较少是精英阶层,草根居多,在网络上的发言是“有主张,少论据”,易于情绪化。徐晓日指出,网络舆情具有:①网络舆情来源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②网络舆情倾向于问题揭露与现实批判;③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④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⑤网络舆论能够形成更大的群体压力。
张一文将网络舆情的作用因素分为内源动力与外援动力,内源动力指的是由事件内部属性所构成,如:社会敏感性,公共性等。外援动力指的是外部作用力。张玉强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分为主体因素和客体 因 素,其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体因素包括:政府、媒体、网民和意见领袖;客体因素包括:事件和环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拟采用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与步骤如下:
1.对网络舆情形成与治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文献综述,阐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形成与治理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
2.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核心概念和具体特征进行研究,揭示网络舆论极化对政府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5. 参考文献
[1]林心宇,任映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引导机制研究[J].学术研究,2021(07):65-68.
[2]林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取向与进路[J].情报杂志,2019,38(04):119-124.
[3]陈璟浩,李纲.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研究——以网络组织为视角[J].情报杂志,2015,34(02):42-4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我国目前责任政府的构建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南京市A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雨花台区油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下社区防控治理的成效、问题与优化研究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居民参与问题分析——以南京市H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韧性社区建设的乡村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研究——以河南7.20洪涝灾害为例开题报告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的应急管理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开题报告
-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研究—以A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