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城市中依然存在大批穷困的弱势群体。
如何保障这一部分人的权益,是维系中国经济进一步稳定协调发展,促进国家安定团结和保障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许多问题,城镇居民贫困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90年代城市低保制度随即出台 。
如今城市低保制度在社会保障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新形势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停地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制订出更好的政策以满足社会需要。
政策创新离不开对已有政策的充分理解,因此梳理城市低保制度的变迁历程是本文重要的研究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早,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国外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应该为低收入者提供持续的救助,这种救助也应该受到法律和各种途径的有效监督。
例如,经济学家穆勒(1984年)曾经指出:#8220;社会救助到底应该给予健康的穷人多少救济才能使他们过活需要由法律来决定。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理解论文题目的内涵,拟定查阅文献的计划;(2)2022年11月,查阅文献,完成开题报告;(3)2022年12月中上旬,梳理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相关政策文件;(4)2022年3月中上旬,研究论文的理论基础,整合资料,接受论文的中期检查;(5)2022年3月下旬,完成初稿;(6)2022年4-5月,反复修改论文并提交修改稿、外文文献及译稿,指导周记。
(7)2022年6月,论文答辩准备,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张翼著.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研究[M].民族出版社.20132约翰#8226;斯图亚特#8226;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M]. 华夏出版社.20093夏洛特.托尔. 社会救助学[M]. 三联书店.1992.124洪大用,刘仲翔.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J].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2(02)5董琼华.论历史制度主义解析制度变迁的逻辑框架[J]. 嘉兴学院学报. 2010 (04)6段宇波.制度变迁的历史与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山西大学.20177胡长超. 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8董自雄. 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析[D].湘潭大学.2011(S2)9朱一丹. 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11)10程静. 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S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我国目前责任政府的构建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南京市A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雨花台区油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 新冠疫情下社区防控治理的成效、问题与优化研究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居民参与问题分析——以南京市H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基于韧性社区建设的乡村社区应对自然灾害研究——以河南7.20洪涝灾害为例开题报告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的应急管理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开题报告
-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研究—以A社区为例开题报告
- 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研究——以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