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理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且迅猛发展。而管理收到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人文环境关系的影响。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不同社会,政治,文化,人文综合背景熏陶下的管理者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管理意识以及一直支配下的管理行为。
意义:管理人角色的准转变和认知能力,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的意识形态的基础。正确合理的认知才能有效规避管理理论且指导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故此才能提高实践能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绿源电动车发展店面过程中担任店面经理存在的服务管理能否胜任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来探讨改进方法。通过只要使用资料收集的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且参与公司店面的实践活动,开展实际的实践调查和原始资料收集,用小部分胜任力研究作为基础,分析中低层职业经理人在企业中的角色扮演与自我认知问题。
关键问题: 1.职业经理人的定位
2. 职业经理人职业化发展的研究现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职业经理人与国外的概念在于对企业的管理的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产物。职业经理人首先是一个职业人,对自己的职位负责,即他要对个人或者某个企业负责,单不依赖与某个企业或者个人,他在这个职位上就要为企业的资产增值,股票价值上升,企业的营业使命能够实现等负责,但当他辞职,他还是职业经理人,他可到其他企业中担任经理人。其次,企业职业经理人还是专业化人员,依靠的是自己的特殊专业技能,即管理和运作企业的技能,而不是个人或者企业的运作资本,因此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专业水准;还有,职业经理人的价值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其市场的高低取决于他目前运营的企业规模,当前的企业业绩以及职业身涯的业绩记录。 而在我们国内,缺少对职业经理人的明确的,肯定的概念。职业经理人的总的应该是:非常熟悉产业运作模式和法则,能把自己拥有的资源整合起来。我国的职业经理人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伴随的,三权分离的基础上,全款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对法人财产拥有绝对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承担企业法人财产的保值增值责任,个人获得年薪,股票期权等报酬,由企业通过职业经理人市场(包括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聘任的职业化企业经营管理专家。职业经理人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长期职业,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掌握企业经营权的群体就是我国的职业经理人。 1954年,在现代管理学的开山巨著《管理实践》中,彼得德鲁克预言:管理人员是工业化社会中独特的和领导性的群体,本世纪以来,几乎还没有任何一种新的基本力量、新的领导阶层能够像管理人员一样迅速成长。 职业经理人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然结果。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环节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单单依靠所有者自身能力经营企业已不再具有经济可行性。 1998年初,国务院委托一支由经济专家和人才专家组成的队伍,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查,提出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关键在于企业经理职业化,也就是必须对中国企业经理来一场革命。 1999年,华帝集团七位创业人集体退位,将经营大权交给共同选定的一个外部人,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决策在一定时期内是正确的。实际上华帝集团也开辟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先河。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毕业论文选题、定题;学习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规程与要求;
2022年12月--2022年1月收集、整理、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递交老师审定;
2022年2月-2022年4月15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 郭晓溶.把握角色认知和转变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实践活动---谈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认知与转变[A].学术论坛。2007.NO.34
[2] 陈金凤.护理学生职业角色认知情况分析与教育对策 [J]职业技术交于与研究. 2010.第23期.
[3] 叶素文.基于信任的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设计研究 [D] 西南交通大学 2012.5.1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