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制造型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以宝胜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30 15:01: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高端的知识技术往往会让拥有它的企业走在时代的前沿。

高端知识技术的开发离不开人才的招聘与培养,人才的合理利用又离不开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其中员工激励对人才能力的开发有直接影响,能留住人才,同时提高人才的素质,保持人才的活力,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建筑,医药,冶金,化工等多个领域都有扎实的基础,掌握着我国经济命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首先企业员工激励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分析,同时结合人力资源管中关于激励理论的相关知识,在理论层面上提出对激励问题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案例,即对江苏省宝胜集团的员工激励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⒈员工激励的方式 ⒉制造型国企员工激励的现状、案例分析、相应的对策写作提纲题目:制造型国企员工激励问题研究--以宝胜集团为例摘要一、引言 ㈠研究背景 ㈡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㈠国内研究现状㈡国外研究现状 三、生产制造型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现状 ㈠员工激励在生产制造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㈡员工激励的常规方式 ⒈股权激励 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⒊其他激励方式四、案例研究-以江苏省宝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㈠江苏省宝胜集团简介 ㈡江苏省宝胜集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⒈注重物质激励,忽略精神激励 ⒉集权化严重,重视负面激励 ⒊激励方式没有因人而异 ⒋没有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和职位晋升制度 ⒌忽略企业文化认同感带来的激励作用五、对策及建议 ㈠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㈡适度授权,给予员工被信任感 ㈢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特点和员工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 ㈣建立高效率,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制度和职位晋升制度 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软约束力六、总结 参考文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国外已有的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基本是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主要分为以单纯的心理需求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和以心理与行为相互作用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过程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Maslow(1943)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动机理论:有五组基本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当最优先的目标实现时,下一个更高的需求就出现了,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员工激励时,要善于运用#8220;需求层次理论#8221;分析各自的需要,以便员工激励更加扎实有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计划 1.论文选题和文献检索阶段(2022年10月-2022年11月)收集、阅读,分析资料和文献,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选题和论文构思。

2.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阶段(2022年11月)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大纲 3.论文初稿撰写阶段及中期检查(2022年1月-2022年3月)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评阅。

4.论文初稿修订、审查和定稿阶段(2022年4月-2022年5月):根据导师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对论文做进一步的充实、修改与完善,并将修改稿提交导师评阅并定稿,并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Maslow, A. 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 50(4), 370-396. [2] Sanjeev M A , Surya A V . Two Factor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An Empirical Verification[J]. Annals of Data Science, 2016, 3(2):155-173. [3] Story P A , Hart J W , Stasson M F , et al. Using a two-factor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to examine performance-based outcomes and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9, 46(4):391-395. [4] Schmidt F L . Implications of a measurement problem for expectancy theory research[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mp; Human Performance, 1973, 10(2):243-251. [5] Adams J S , Freedman S . Equity Theory Revisited: Comments and Annotated Bibliography[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76, 9:43-90. [6]郭惠容.激励理论综述[J].企业经济,2001,(6):32-34. [7]章凯. 激励理论新解[J]. 科学管理研究, 2003, 21(2):89-92. [8]曹元坤, 占小军. 激励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J]. 当代财经, 2003(12):57-61. [9]张小永. 激励理论的综述及其启示[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6):48-49. [10]谢作渺, 薛冬雪, 董菁. 股权激励理论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6(3):4-6. [11]蔡新秀.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12):91-92. [12]黄晓波.差异化激励理论与差异化激励机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1(1):33-37. [13]袁洁.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策略的优化方式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0):124-125. [14]侯美静.基于激励理论研究企业绩效评价的创新策略[J].西部皮革,2018,40(18):73-74. [15]文敏,李磊,梁丽芝.耦合与博弈:人力资源动态激励模式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8(08):42-4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