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如何养老已成为当前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家庭养老功能随着社会的转型、人口结构的变迁而受到挑战,其功能在不断减弱。因此,各类养老机构应运而生。
研究意义:在机构养老需求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养老机构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老年人需求,而且还要提高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促进养老机构事业可持续发展。目前相关研究多是有关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等现状调查研究,关于对养老机构服务满意度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将调查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来探讨分析老年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满意情况及影响因素。通过老年人的视角来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基于苏州市本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机构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研究的主题,并通过文献查阅,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内容。引入SERVQUAL量表并结合养老机构服务运行的自身特点建立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在服务质量差距
模型的基础上对苏州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
本文由六部分内容组成,分别如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Parasuraman等(1985)认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可以从服务项目、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和服务过程四个维度评价。GordenWI(1988)机构人员的灵活性、对入住老人的关心程度、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构成了机构服务质量的四个要素。Donabedia(1988)将服务质量划分为结构、过程和结果三要素,结构指养老机构服务中提供的人力、件设施、专业服务等资源,过程代表了机构服务人员为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结果代表了老年人在养老机构所感知的服务质量。Philp I (1991)对15家养老机构调研得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养老机构设立的规章制度以及老年人在机构养老生活的舒适感等因素会影响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Kane(1988) 提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六指标包括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和生活满意度。Anderson等(2003)的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和机构管理人员之间有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参与机构决策以及按要求执行机构管理人员的想法,可以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绩效。
国内研究现状:林露露(2018)通过对西安市的民办养老机构质量的调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同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各评价指标均值、各评价指标满意度和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30日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确定论文题目,进行数据的收集。完成开题报告与论文提纲。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明确写作要点,论文提纲。
2022年12月1日-2022年3月10日完成初稿,根据提纲完成相应内容。
2022年3月11日-2022年4月10日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赵国伟.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2]余杰,Mark W.Rosenberg,程杨.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与机构养老意愿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2):1577-1585.
[3]唐豪,廖正发,许晓佳,梁亚萍,杨海云,潘聪聪,许伟华,倪进东.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20):3110-31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