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企业是一个国家的市场主体、创新主体,企业的创新关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国家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创新是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是当下的重中之重。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推行自主创新活动,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许多企业的创新模式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投入不足、行业生命周期短、竞争能力不强等特点。因此,基于当今世界的大背景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高新技术企业选择合适的创新路径,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知识经济不断发展,自主创新成为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内容,各个国家、企业也逐渐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重要性。高新技术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科技研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以及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与世界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区别;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概括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创新路径与方法、适用条件等;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提供可行的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适用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路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其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路径的分类来看,陈劲(1994)认为技术创新有三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分别为干中学(工艺层次上的渐近创新),用中学(产品工艺方面创新),研究与开发中学(在特定领域内发生积累性的技术创新)。夏维力、孙晓菲(2006)认为产业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产业发展顺序可以分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创新、率先创新和模仿创新、创新--扩散和合作创新以及产业融合、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李海超、杨杨(2016)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实现以技术攻关和产品生产两个环节为基础,可分为基于技术突破的技术研发型实现路径、基于吸收改进的技术引进型实现路径、基于核心元件变迁的产品突破型实现路径、基于终端产品模仿和集成的产品渐进型实现路径四种创新实现路径。此外,王玉锁、罗永泰(2007)提出了模仿创新、校企联盟进行原始性创新以及集成创新三种创新路径。其次,在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创新路径。刘振(201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办法实证分析检验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提出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对策与建议。李健(2020)等人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了京津翼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并给出了创新效率提升的路径的建议。最后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如杨俊、于惠美等人(2020)依据区域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以及问题,分析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从而提出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提升的路径。
国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主要分为封闭式创新模式以及开放式的创新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模式为封闭式创新模式,该模式认为成功的创新需要企业全过程强有力的控制且必须自己研发技术并生产销售产品,企业还必须提供售后服务、财务支持。这种模式过分强调自我研究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其特点是企业研发活动有明显的市场界限,与外界无任何联系。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查阅资料文献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特点等并结合实际说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意义。(1月25日-1月30日)2.理论研究综述以及文献综述。理论研究综述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路径等的综述。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已有的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路径的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类型、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分析不足之处。(1月31日-2月8日)3.了解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和竞争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中兴、腾讯等的特点以及创新、研发方面的信息,指出优点不足及其原因。(2月9日-2月12日)4.案例分析。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学习案例研究的写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企业如华为、中兴、海尔等,分析其主要创新模式、特点,总结出其创新路径的主要类型、特点、优势与不足。或者将国内顶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如苹果)的优势所在,国内企业的可借鉴之处。(2月13日-2月28日)5.根据案例研究的结果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路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3月1日-3月5日)6.总结。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3月6日-3月8日)
7.整理、完善初稿。(3月9日-3月12日)
5. 参考文献
[1]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1994,(2):31-34.
[2]高粱.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J].宏观经济研究,2004,(4).
[3]夏维力,孙晓菲.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11):151-15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