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已迈入高速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党的十九大曾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未来坚持的方向。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绿色革命,在如今的环境下绝非易事。
能源虽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但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自上世纪50-70年代,能源发展便得到重视,从“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国家对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工业发展作出了具体的部署计划。改革开放以来,从“六五”计划到“十五”计划,更是积极发展新能源,大力推动能源技术的发展。然而在进入新世纪后,资源制约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急需寻求新的发展思路。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会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打好这场绿色革命的过程中,理应体现其自身的价值,环境信息披露也便成为了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各行各业向社会大众公开披露的自身与环境相关的各项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益相关者可以对企业的环境治理制度、环境协调能力与环境治理成果形成一个有效的评价。从而促进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首先,根据国内外现有文献,简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并分析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其次,总结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依据,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现代工业在给人类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20世纪70年代,日渐衰竭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让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研究污染控制下的社会转换成本》;1973年,马林(J.T.Marlin)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从此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经过多年的研究,国外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也较为迅速,相应的理论也更加健全。我国的环境会计披露体系起源于1990年前后,尚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一)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5日至2022年12月05日——拟定提纲。通过浏览学校图书馆纸质书籍、电子资源以及硕士论文等,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06日至2022年1月31日——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论文中需要的数据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数据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2月1日至4月15日——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内容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通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完善论文。
5. 参考文献
[1]Junrui Zhang, Huiting Guo, Bin Li.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situation 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inChina’s Chemical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of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2013(3):19-25
[2]Beredugo,Sunny Biobele.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SocialResponsibility Disclosure on the EarningCapacity of NigerianManufacturingFirm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4.,5(14).
[3]Denis Connier.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management: a continentalEuropean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2017, (2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