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人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我国建设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而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国家也一再强调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同时,我国想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新实力提升质量,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同样需要我国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去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所以区域创新对我国推动产业升级、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财税政策作为国家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升微观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区域创新具有显著影响。财税政策运用得恰当会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因此,本课题通过总结国家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厘清二者的联动机制,研究如何优化财税政策以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课题具有如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财税政策与区域创新效率的数量测度研究(2)财税政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尤其是异质影响)(3)提出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第一,厘清财税政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第二,提出完善财税政策的建议,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和文献综述:(1)背景分析以及研究意义。(2)国外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3)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是财税政策与区域创新指标水平测度研究:(1)财税政策对于区域创新影响指标的构建、测度。(2)特征分析,综合阐述财税政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1)财税政策对创新效率的跨地区异质影响。(2)财税政策对区域内创新效率的行业异质性影响。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提出更为完善的、能够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财税政策。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Yang在2000年就在论文中论证了财税政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的抑制或推动作用。L i,Zhang(2014)认为创新政策对于激励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他们运用了SFA模型对中国北京中关村的90家企业在2006年和2011年的创新效率进行估算,并得出结论:政府财政支出投入、研发设施等要素的组合对于企业创新专利产出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税收优惠也对企业创新产品的收益有着积极的影响。Li,Yang(2015)通过AHP模型和YAAHP分析软件,以中国黑龙江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为探究目标,分析了能够更加有利于产业创新进步的财政政策工具选择。
国内研究现状:石英华(2009)在其论文中,对国外公共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与方法进行了整体分析,对比国内政府支持创新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对公司调查评估,运用分析模型等评估自主创新财税政策有效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要建立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综合考评制度;建立税收支出预算,进行支持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20至2022-12-29: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联系指导老师。对这些资料进行分
类汇总,完成课题的文献综述;
2022-12-29至2022-1-09:整理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5. 参考文献
[1]Song M, Ai H. Political connections,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among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5, 92(3): 290-299.
[2]Li L, Yang X.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of AHP Tool System Based on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National CITCS,2015: 1879-1886.
[3]Boskin Michael J. Taxation,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Technology in Society, 1981, 3: 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