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流动越来越便利,特别是“一带一路”以来,中国的经济也在蓬勃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也日益密切。有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个人在我国从事相关的经济活动,而我国个人也开始频繁出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不断壮大,个人取得的应税越来越多,为我国提供越来越多的税收收入,个人所得税逐渐成为占比非常重要的税源之一,随之而来的避税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应对不断升级的避税手段,各国在不断摸索中也在完善自身反避税立法体系,并取得突破性发展。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在2018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于第8条确立反避税规则,这同改革征税模式、增补专项附加扣除等举措一道被视为该次修法的亮点。但从2019年以后新法施行后的情况看,个人所得税反避税规则虽是借鉴企业所得税反避税规则而来,但适用频率远低于后者,而实践中个税规避的情形却并不鲜见,甚至在绝对数量上要远超针对企业所得税的规避行为。
新《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的加入意味着我国揭开了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序幕,但因配套法律法规还未设立,制度体系尚未完善,还不足以精准、有力的打击个人所得税的避税行为。下一阶段无论是进一步细化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还是从税收征管法中加入与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相关的配套条款,或是与其他各国加强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相关的税收合作,都是构建个人所得税反避税体系的一部分。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一、引言二、我国个人所得税避税情形(一)混淆所得类型进行避税(二)利用优惠政策进行避税(三)规避居民纳税人身份和捐赠进行避税(四)利用虚开发票和避税地进行避税三、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问题现状(一)反避税法律制度本身有待完善(二)边际税率过高(三)自行申报、财产登记、税务登记等制度尚不完善(四)涉税信息交换堵塞四、国际范围内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税法规制借鉴(一)欧盟——自动情报交换机制(二)美国——严格纳税申报制度(三)德国——调整纳税人义务(四)澳大利亚——形成特别的征管体系(五)日本——极具特色的税收征管体系五、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立法建议(一)提升一般反避税的法律层级(二)细化相关反避税规则(三)制定防止滥用税收协定的反避税法规六、与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立法相协调的税收征管完善(一)优化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征收管理体系(二)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国际协作七、总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明确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立法的主要内容。2.深刻理解反避税内容具体适用业务指向。3.探讨反避税新规出台后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税收风险和影响。4.全面构建合规要求背景下的个人所得税风险管理控制机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1.刘军(2011)提出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的优化应做到有的放矢。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的税收监管,才能达到效果。尤其是针对高收入群的避税行为应进行重点监管,并提出了从源头进行税费扣缴的方法,对我国个税反避税规则建立有深远意义。
2.李谨君和俞云峰(2012)对我国个税信息监管问题提出可以参考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个人经济身份证”制度,建立个人收入情况信息监管机制,推行金融资产实名制和信息报告制度,鼓励纳税人进行无现金结算。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0日,完成选题工作;
2022年12月29日前,图书馆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提交由老师审定,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2月13日至2月28日,再次搜集资料,针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交由老师审定,并接受指导;
5. 参考文献
[1]余鹏峰.反避税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改[J].税务研究,2018,(02):68-73.[2]刘飞.新个税法下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及纳税筹划[J].纳税,2020,14(32):5-6.[3]刘剑文,丁一.避税之法理新探(上)[J].涉外税务,2003,(08):8-12.[4]汪馨妮.对完善我国个税自行纳税申报制度的思考[J].会计,2019,(03):155-156.[5]邱冬梅.税收情报自动交换的最新发展及我国之应对[J].法学,2017,(06):45-63.[6]孔丹阳.个人所得税反避税规则的比较与借鉴[J].国际税收,2019,(06):5-7.[7]林美辰.个税反避税规则下纳税人涉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路径[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4(06):40-45.[8]罗昌财,宋生瑛,何晴.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机制:基于交易管理视角的思考[J].税务研究,2021,(10):31-36.[9]侯卓.个人所得税反避税规则的制度逻辑及其适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4(06):185-196.[10]张琪.关于个人所得税引入反避税规则的思考[J].纳税,2020,14(26):36-37.[11]许亥隆.关于个人所得税税源监控问题的思考[J].纳税,2020,(09):51-55.[12]刘洁.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条款的解释困境与出路[J].法治论坛,2021,(02):199-213.[13]楼泽阳.个人所得税一般反避税规则核心标准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03):67-71.[14]周旋.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纳税,2021,15(03):16-17.[15]方翠.避税与反避税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34):163-165.[16]刘艳玲.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国际借鉴与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20,(17):77-78.[17] K.Hung Chan and Lynne Chow.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x audits in China on international transfer pric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3(01):83-112.[18]Shivneil Kumar Raj and Mohammed Riaz Azam. Anti-Avoidance and Tax Laws: A Case of Fij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Research, 2019, 9(03):01-20.[19]Pickering John. Western Australian land tax: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nti-avoidance provisions[J].Brief,2016,43(10):36-41.[20]John Goh. ''Naughty'' or ''nice'' tax avoidance: what is the difference?[J].Int. J. of Private Law, 2011,4(01):69-78.[21]Klein Anthony. Spotlight on transfer pricing, anti-avoidance[J]. Asia Today International,2012,30(05):57-5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