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开题报告

 2022-07-31 11:4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盈余管理作为一个研究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更是成为财务会计研究中重要的课题。

研究好盈余管理有助于企业的良好运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我选择这个题目,意在通过自己对于盈余管理的一些浅显的理解,以及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能比较清楚的阐明盈余管理的概念、手段、存在的问题、影响及对策,希望能够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治理出一份力量。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写作提纲:

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述

2.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著名会计学者 Scott(2000)对盈余管理,他提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待盈余管理,不能仅仅因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干涉了公司财务报告就否定盈余管理的有效性。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调节会计盈余的手段,往往在公司的盈利状况较好且稳定发展时,管理层可以通过其使得企业利益和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从这一种观点来看,盈余管理对于企业是有正效应的。Cohen and Zarow(2011)发现,盈余管理的企业都有过度投资的倾向,管理者通过投资以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了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往往产生了过度投资。

国内研究现状:齐明霞(2018)利用总应计利润模型(D REV)和具体应计利润模型(D AC)分别测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运用投资函数 A 和投资函数 B 来测算投资低效率或者过度投资。同时,为避免盈余管理同投资效率之间存在内生性,利用工具变量进一步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投资低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分析,得出:异常值的存在影响 O LS 计量回归结果,拒绝盈余管理降低了投资效率的假设,通过对异常值的处理,调整后 O LS回归分析则是支持了这一假设: “欺诈行为”的上市公司实施的盈余管理,导致了过度投资,降低了投资效率。张婷婷、李延喜、曾伟强(2018)选取国内八份具有原创性的权威报纸报道次数作为媒体关注的代理变量,从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角度出发,研究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应。通过研究发现,大量的媒体关注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应计盈余管理,但与此同时,媒体关注度的提升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体现出一定的监督治理职能,在控制内生性影响后该结论不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1.10-2022.11.30,确定论文题目,制订计划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初稿,上交导师批阅;2.2022.12.1-2022.3.10,查找翻阅相关论文资料,如文献、论文集、著作等,建立论文框架并完成论文初稿,初稿中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至少包括一篇英文文献,同时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3. 2022.3.11-2022.4.17,中期检查;

4.2022.4.18-2.19.5.5,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直至最终定稿,填写相关表格,提交各项材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郑梅莲,霍冉.国内盈余管理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3,12(10):7-9.

[2]樊大宏,樊雨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方法及选择[J].经济师,2018,(10):86-87.

[3]刘素梅.浅议坏账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7):110-1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