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高度的产业化、专业化。整个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需求多样化的新阶段,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给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有效地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如果不能有效攻克这一难题,生产过剩所引起的不仅仅只是设备、人员、非必须费用等一系列的浪费,更是影响到企业的竞争能力以至生存。在20世纪中后期,日本著名的丰田公司便遇到了类似问题并创造性地使用了JIT管理体系,顺利渡过能源危机。如今,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深入研究JIT存货管理原理并将之付诸实践,既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的现实需要,更是节约能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因此,研究JIT存货管理体系及其运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积极影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以丰田和海尔两大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丰田公司的研究,深入了解JIT体系的起源;通过对海尔公司的探研,进一步分析JIT的发展与本土化进程,为中国众多中小企业乃至大型企业提供案例经验以及可行性建议,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详细阐述JIT原理、发展过程,以及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与与多个存货体系进行对比,说明存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和JIT体系的优越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安丹、潘玉香(2015)通过构建精益生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选取国内10家实施精益生产企业和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类财务指标的显著性、即对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精益生产的实施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并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吴敬静(2015)研究了制造企业精益物流在供应链环境下的运作现状,客观解析了精益物流的新特征,提出了制造企业在精益物流运作下产生的问题。提出内部对策,即转变观念、引进先进信息技术、顾客需求为核心和选择好改革突破口;外部对策,即建立跨部门工作组,与分销商、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支持环境对策,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转变增长方式及建立法律体系和标准化建设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0日: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完成选题。
2.2022年11月15日——2022年12月25日:进一步查找搜集有关资料,深入研究课题内容。
3.2022年12月25日——2022年12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
5. 参考文献
[1]供应链视角下的制造业零库存反思[J]. 董鹏,段愿,汪雁飞,杨秋,魏华锋.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5(03)[2]精益生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 安丹、潘玉香.财经问题研究. 2015(S1)
[3]论精益成本管理八项原则[J]. 冉春芳,冉光圭.会计之友. 2015(09)
[4]精益会计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研究综述及展望[J]. 王雪红.会计之友.2015(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