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建立起证券市场至今已经过了20多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也随着市场发展及蓝管措施变迁不断产生质的变化。对外担保作为企业获取融资的重要行为之一,与经济环境、制度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额尔郭巴图,2014)
近年来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愈发凸显:控股股东通过对外担保以及多家关联公司从银行通过融资获得大量资金,从而掏空公司实现对小股东的掠夺;此外,频繁发生的逾期担保、关联担保、过度担保等,使担保正常功能失效的同时,也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带来了隐患(吴艳华,2008)。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如果有效建立在信用基础上,其积极作用在于:使用恰当的话可以卓有成效的促进信用交易主体之间的资金融通,降低融资成本,增加了借贷双方成功交易的概率,减少了金融交易的风险。同时还能促使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方实现多赢。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行为,是用自身的信用为对方信用作保证的一种交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担保市场也极快的发展。在近几年的担保实践中,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百出,非理性因素充斥在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之中。(吴艳华,2008)
对外担保对公司可能会造成的系统系财务风险以及对国家经济运行的隐患日趋加剧。如何合理加强监管以及公司内部控制对于对外担保的监督是重中之重。
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问题,需要关注以下重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较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外对外担保的问题研究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博弈论以及信息经济学的兴起使得相应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被提出,与此相应的是担保可以作为消除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受到关注,与此同时,西方银行之间残酷的市场利率竞争也使得担保等非利率因素被广泛使用。
Stiglitz和Andrew Weiss研究认为(1981),信息不完全会增加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担保是市场融资主体对这种状况做出的反应,它能明显降低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国内对于现如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出现的问题也有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论文思路
1、阐述论文研究目的及相关意义
2、通过案例分析法(以部分企业对外担保问题做出简单分析)、数据统计法(分析现上市公司中的多家企业,多种行业的对外担保行为所带来的效益)等进行分析现如今对外担保的动机、效益等。
5. 参考文献
[1] Joseph E.Stiglitz,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71)
[2]额尔郭巴图. 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风险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14:1-7
[3]吴艳华.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其财务危机预测[J].生产力研究,2008(2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