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关于国内的财政补贴不规范的乱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不应该持漠视或是单纯的谴责态度,而应该深刻思考其背后的或人为或客观的原因。换言之,在当下财政补贴总量日趋增长的情况下,行政政策规制下的财政补贴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诸多问题。因此,不难想到,很多企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最后得到的补贴或者裁定结果去逆推行政的裁量标准,或许一两家短时间的样本推定还不够准确,但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也能对标准窥知一二。由此也必然引发企业态度的转变,一部分企业为了迎合标准,努力改善自认为重要的指标,另一部分企业则或多或少的消极一些。尔后,根据所申领财政补贴的相对多少量,能对企业的研发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最终呈现的则是所有上市公司研发效率的差异。
理论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我国当下政府补贴和裁量标准还不透明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已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逆推财政补贴的裁量标准,以及财政补贴的多少将怎么影响企业的研发效率。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财政补贴的裁量属性和预算规制
我国实践中主要存在企业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其中2000-2009年企业亏损补贴平均每年高达223.92亿,2001-2006年政策性亏损补贴平均每年高达862.78亿,占财政支出比例3.4%。从支出功能预算账户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财产补贴主要存在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贴、农业生产保险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以及地质转产项目财政贴息等多种类型。但如此大规模和广范围的财政补贴却是以政策性依据为主,尚无高层次规范的约束。同时政策引导下的财政补贴不仅缺乏法定的程序,而且容易引起财政补贴的刚性支出,制约了补贴功能的有效发挥。
财政补贴的政策性软约束——财政补贴的政策性软约束在于补贴缺乏强有力的规范为依据,而多是依赖行政机关内部的规范性文件和自由裁量,这种政策性的规范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机制,无疑容易颠覆财政补贴的宗旨和功能,[1]引起行政机关补贴目标和范围的偏差,导致了财政补贴的乱补乱贴现象。一方面,目前我国并无财政补贴的基本法律规范,而且就具体领域的财政补贴而言,也多是以政策性规范为主要依据,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为例,对于补贴的范围、规模以及标准等内容都以主管部门的“实施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等形式规定;另一方面,财政补贴的恣意体现为行政机关的巨大自由裁量权,现行财政补贴多属行政机关的内部行为,以行政机关的裁量权为主,缺乏立法机关的参与和审批,这也导致很多地方对企业经营性亏损等非政策性目标予以补贴的普遍现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2022年11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②2022年12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③2022年1-3月:完成初稿(1月20日之前提交),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配合指导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施正文.财政补贴与市场公平竞争[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4(9):30-32
[2]王彦明.政府补贴的法理与规制进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5(12):58-63
[3]张同斌,高铁梅 . 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J]. 经济研究,2012( 5) : 58 - 7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