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支付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互联网也逐步地渗透到了传统的金融服务领域,二者表现出更大范围的深度融合,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理财、支付等习惯。
P2P网络借贷已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中介,其结合了互联网的特点和信贷市场的金融服务,使借贷双方通过网贷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匹配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资金需求,但信息不对称问题比传统金融市场更加严重。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内容首先,从互联网金融是如何逐渐发展成新世纪的金融模式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以宜人贷为例)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于其在国内市场经营绩效进行分析。
再次,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国内发展会受到的阻碍以及其他的影响因素。
最后,分析国外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现状和经营绩效,并与国外比较经营绩效水平和发展水平。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周沛锋、张宝明(2014)选取注册资金、累计上线时间、借出人数和累计成交量作为投入指标,借入人数和综合利率做为产出指标,基于DEA模型使用maxdea5.2对22家P2P网贷公司进行了效率分析,结果表明22家P2P小额信贷平台的DEA有效只占12%,同时不同平台之间的借贷效率差别也非常大。
戴云燕(2015)提出反应P2P网贷平台的主要因素是投资人出借意愿和借款利率,之后基于人人贷的交易数据采取逻辑回归及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P2P网贷平台所提供的借款人信用评分W及对借款人的实地考察可W明显提高网贷的行为效率,此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借款人通过担保或者向投资者提供其个人收入、资产负债情况等类似的信息也能将自己和劣质借款人区分开,从而在提高借款成功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借款利率。
甘梦婷(2015)采用DEA方法分析了P2P网贷平台对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指出P2P网贷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规模效率低下,因此P2P网贷平台要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必须要提升自身管理,壮大优质P2P网贷平台的规模U9。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计划:前期(第一周~第三周):以国内外的学者发表的文献、期刊为基础,在仔细阅读和认真思考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分析。
中期(第四周~第七周):开始撰写论文,文章中会通过定性、定量、比较等方法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经营绩效进行研究。
主要对互联网金融(宜人贷为例)在国内发展的现状;经营绩效数据及分析;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前景等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及分析。
5.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4(4):87-97. [3]管仁荣,张文松,杨朋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运行效率影响与对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6):56-64. [4]吕志华,彭建刚.2011.CreditRisk 模型采用Poisson分布所产生的经济资本计量误差分析[J].管理评论,1:33-40. [5]李悦雷、郭阳、张维,2013.中国P2P小额贷款市场借贷成功率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7):126-138. [6]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4(12):41-46. [7]孙小丽,彭龙.2013.KMV模型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测算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5-81. [8] 郭海凤, 陈霄. P2P 网络借贷平台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J]. 金融论坛, 2015,(2). [9] 李有星, 陈飞, 金幼芳.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 [10] 廖理, 吉霖, 张伟强. 借贷市场能准确识别学历的价值吗?--来自P2P 平台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15,(3). [11] 廖理, 李梦然, 王正位. 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 网络借贷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4,(7). [12] 宋鹏程, 吴志国, 赵京等. 我国P2P 借贷行业监管模式研究[J]. 南方金融, 2014,(1). [13] 谢平, 陈超, 陈晓文等. 中国P2P 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 [14] Magee J. R.. Peer-to-Peer Len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Surviving after Dodd-Frank[J]. North Carolina Banking Institute Journal,2013,(15). [15] Pope D. G., Sydnor J.R.. What'''' s in A Picture? Evidence of Discrimination from Prosper[J].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015,(3). [16] Gupta R., Singha N. and Singh Y. N.. Reputation Based Probabilist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voiding Free Riding and Formation of Common Interest Groups in Unstructured P2P Networks[J].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2015,(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