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以美特斯邦威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17 09:07: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如今随着我国国家证券、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国企改革、改制的深化,盈余管理问题不仅是会计问题,而且是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在我国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然而在盈余管理的许多方面并未形成一致的论断,并在现实应用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我国企业日常的会计实务操作中,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盈余管理的产生与存在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应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公司治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外部监督等一系列措施,使盈余管理在合法适度的范围内进行、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通过对盈余管理含义、手段、对会计质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通常情况下,影响一个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不仅会危害企业的声誉,同时还会造成法律纠纷。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这种行为是不违法的,主要是利用企业会计体制的可操作空间,同时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针对我国现阶段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产生原因,研究相关的解决办法,以便对盈余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极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盈余管理在国内外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 虽然我国财务会计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在结合我国制度基础上做了相应的研究。学者们指出,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操纵盈余的倾向, 尤其表现在配股现象、微利现象和重亏现象方面,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问题与政府的监管政策有关。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将盈余管理也译为盈余操纵。但更多的学者认为,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不同。有学者提出盈余管理更侧重合法的范围, 而盈余操纵含义更广泛,包含了会计造假的部分。

国外众多学者围绕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做出了大量的研究讨论, 主要分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者法律、金融市场制度及会计制度相对于我国较为完善, 国外学者从宏观层面讨论在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从国家级监管机构如法治、监管效率和法律执行情况如何影响盈余管理激励措施的综合结果方面进行分析。国外学者尽管在Jone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后续工作, 但关于贸易调查期间盈余管理是否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研究主要是以美国的数据来进行调查的, David, Michael和Ning Zhang(2017)扩展了这一研究范围, 在欧盟反倾销调查期间进行了盈余管理研究。

因此在完善公司盈余管理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任重而道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2日—2022年12月2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邹梓叶. 盈余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及未来发展[J].现代日报,2017(10):16-17.

[2]黄诗玥.浅析企业盈余管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纳税,2017(21):52.

[3]包燕萍.公司治理效率、盈余管理与会计信息风险[J].财会通讯,2017(9):29-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