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8-18 09:00: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在西方已有百余年历史,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受到重视。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可以降低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可以约束管理层的利己行为。但自上个世纪初以来,国内外有关财务造假的丑闻接连发生,一系列金融风险和破产倒闭的事件和财务欺诈、审计失败的案例冲击着整个行业,归根到底,是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针对这些问题,各国监管部门对企业实施了更加严厉的内部控制规范措施,对上市公司采取更严格的监管办法。

自2011年起,国家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管理,而自被要求强制披露起,我国因财务造假而被证监会处罚的公司数却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引起我们的反思。因此我们要思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哪些缺陷,造成这些缺陷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只有正确审视自己,才能对现有的制度做出正确的调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公司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文从控制环境、控制活动、监督和评价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差距,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并且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监管部门的执行力不足等都是现有内部控制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要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内部控制理论源自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产业革命,但近一个世纪,由于美国拥有成熟的资本市场与法律规范,因此在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美国先行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包括1992年的COSO报告、2004年的ERM框架和2013年的COSO报告新版本,另外还有美国政府出台的涉及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的SOX法案,都对内部控制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但是由于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美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仍然受到大量的批评。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于美国来说较晚,主要集中在2002年以后,正是因为这样,研究人员在美国市场发生的几宗影响较大的财务丑闻和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反思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推出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规范,吸取教训,借鉴经验,建立体现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规范。我国于2008年颁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于2011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施。这些规范和指引旨在将中国公司的实际情况与内部控制理论相结合,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等待实践的证明。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2022年11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②2022年12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③2022年1-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配合指导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钟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肖光红.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王瀚晨.我国上市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7,20:40-4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