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很早以前,有研究显示企业只履行最低要求的社会责任,没有最大限度的履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如何准确的衡量企业已履行的社会责任和本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量化研究中的难点。在以前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因为信息不对称和量化的标准不一致,导致我国的信息披露总体比例比较低,披露的内容不完整、不独立,披露的方式不规范,及时性较差,缺少实用性。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形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披露从#8220;一维#8221;到#8220;多维#8221;进行转变。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首先,高效的信息技术能够将离散的信息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新型信息体系;其次,可以通过多元性的信息载体与形式,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责任信息价值;最后,可以将不同的信息编入到不同的体系中,信息在各个体系中交叉存在,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具有可追溯的特征,赋予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全新意义。大数据时代下多元化得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将使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社会行为,将有利于企业重新评估各类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由此选择更加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责任执行战略。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大数据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近些年来引起了会计学者的普遍关注,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都很丰富。本文拟从前人研究的结果出发,主要从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角度处出发,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和缺陷。
2.结合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特点,分析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看,除了理论方面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也相对比较成熟。Dhaliwal et al.(2011)研究发现,前期权益资本成本较高的公司在当期倾向于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Kim(2012)发现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展现不充分时,投资人没有足够信息能够让其作出公司价值增加的判断,但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和管理层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即便是较少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也可以让投资人认可管理层的道德水平,进而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资本成本。
从国内看,肖淑芳和胡伟(2005)在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后,提出了我国环境披露存在的问题。陈玉清和马丽丽(2005)基于经审计的向财务报告信息,构建了企业社会贡献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贡献对于股价的解释力较弱。孟晓骏等(2010)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资本成本,同时两者之间也有相互影响。蔡刚和蔡平(2012)揭示了各上市公司面临的合法性压力的结构和强弱程度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影响CSR信息披露的内容结构。黄雷、张瑛、叶勇(2016)实证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媒体监督压力和外部法律环境的改善能对推动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在国外,企业开始承担社会责任要比国内来的早;同时,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上要明显来的更加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信息披露所包含的范围要明显更加广泛。在国内,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这一问题上,虽然研究也十分多,也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和完善,这一点需要向国外优秀的研究学习。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1月26日,确定论文选题,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月10日,撰写论文初稿。
2022年1月11日-2022年3月18日,填写中期检查表。
5. 参考文献
[1]李正,向锐.200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
[2]陈玉清,马丽丽.2005.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会计研究
[3]冯芷艳.2013.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管理科学学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