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损益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9-02 20:41:18

全文总字数:301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根据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要求,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成为一大亮点。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量引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变动,对上市公司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一些会计科目的后续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必然会对上市公司利润、财务报表的列报带来变动和影响。

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内容:

第一,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理论及历史演变进行梳理,阐述公允价值计量与成本计量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

第二,结合近两年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案例,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会计处理做具体阐述,并归纳出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损益带来的影响。

第三,在阐释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产生的损益影响的基础上,对新修订准则的合理之处及不合理之处做分析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如何正确理解新修订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给企业带来的损益影响,从而有助于上市公司的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写作提纲: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公允价值计量会对企业带来哪些损益上的影响?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结合某家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报,分析公允价值计带来的财务影响。

第三部分,结论建议:分析归纳案例研究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国内研究现状:

王海燕(2009)搜集了 2007年沪市A607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以此为研究样本,研究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最终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运用会对利润产生影响的结论。

黄丽娟和张佳梦(2010)1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根据其2005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一季度的季报数据,一共117个样本对其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波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历史成本相比较而言,公允价值计量得到的银行收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而且这种波动性的增加并不是源于银行自身的因素,而应归因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中经济状况的时间差异因素占主导地位。

刘奕均和胡突明(2010)通过对上市A股市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公允价值计量的收益减轻了市场波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市公司收益波动的影响。

李高波和张新玲(2011)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在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上阐明允价值对业绩影响有直接影响报告期业绩和间接影响未来期业绩两种方式,在直接影响方式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业绩的影响具有代表性。

周波(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确实对股票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市场繁荣时,公允价值计量容易高估相关资产的经济价值,虚增企业利润,产生金融泡沫;而在市场低迷时,公允价值计量容易低估相关资产的经济价值,夸大企业亏损。

刘荣荣和远嘉(2014)在探讨上市公司计量模式运用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认为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应当以实际付出代价为基础,辅之以价格变动风险因素,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更能反映市场环境,更为合乎决策有用的要求,并对此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周晓惠(2015)结合契约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决策有用观、信号传递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理论,对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讨论,经济后果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从投资者角度研究公允价值信息是否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增量的信息含量,二是从债权人角度研究公允价值信息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

林立春(2016)指出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虽有其固有的可靠性优点,但其所提供会计信息却存在着重成本轻价值、重历史轻未来的缺陷,而公允价值正是可以弥补这些缺陷的计量属性。我国会计实务中正式引入公允价值后,一些弊端也随之显现。他从研究目的及意义入手,找出目前公允价值自身及其使用的局限性,分析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并探讨改进意见。

张婷婷(2017)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

刘苏(2017)首先对与公允价值相关的理论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情况作系统的回顾。其次,在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回归分析模型。

国外研究现状:

作为公允价值的发起者,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最早,研究成果也最丰富。其中最早是针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可靠性、相关性以及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能力展开的。其后,也有很多学者展开对公允价值对利润波动影响的研究。

2005年,barth等人以137家美国银行的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得到的银行受益更具有波动性。同年,Bemard等人以丹麦银行财务数据为样本,建立了收益模型和股利折现评估模型,通过比较市值会计和历史成本会计下的会计数据来进行价值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市值会计下的财务信息更具有价值相关性,更能反映股价的变化,而且采用市值会计的公司收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

2008年,YonetaniKatosuo两位日本学者采用87家银行的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针对公允价值是如何影响其收益的波动性,以及在股价中能否反映出这种增量波动性两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与Bemard相似的结论,即公允价值的银行收益产生了更大的波动。

William R.Scott认为,历史成本作为一种平滑本年收益的方法,可以使收入和费用在一个持续的时间段内保持均衡。但是,企业收益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是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根本上来说提高信息相关性的方法就是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收益。

Daniel R.Brickne(2009)指出,通过分析金融业的数据,市场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企业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方法,来提升公允价值信息的内涵。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201711月收集、整理、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参阅最近三年来的刊物,如《会计研究》、《经营管理者》、《新经济》、《商业现代化》、与选题相关硕士论文及相关专著等;

2. 20181月初撰写好开题报告在毕设系统提交供老师审阅;

3. 2018220184月前完成初稿并在毕设系统提交供老师批阅,接受中期检查;

4. 20185月前;反复修改论文直至定稿、完成论文查重环节任务、完成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20186月按规范要求打印定稿、装订,资格审查合格后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