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了解相关知识点后,我结合当今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旅游业的实际发展,以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为研究主题,根据实际和论文的相关要求,文章在实际观察和研究后,理论上,能够为在相关旅游吸引力的学术研究中添砖加瓦、丰富这一方面的理论;在实践方面,能够知道相关旅游城市了解自身在旅游吸引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并且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城市旅游吸引力评价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城市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
论文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旅游吸引力国内研究现状
谌贻庆说旅游吸引力的本质在于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1]。可见,对于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部分即旅游吸引力的研究已经由来已久。差异,使得人们产生好奇和动机从而付诸于实践。毕竟,正所谓“无吸引就无旅游”。国内的相关研究也日益成熟。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上的搜集和整理以刘慧芳等人的文章为基础,佐证其对旅游吸引力的研究的综述之外,还提出其他方面的阐述和分析。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旅游吸引力的概念和内涵、旅游吸引力的模型构建、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体系和旅游吸引力的提升策略。
(一)旅游吸引力的概念和内涵
国内关于旅游吸引力的研究最早于1987年。徐惠荣(1978)在其文章中简单地对旅游吸引力的概念与内涵提及,“旅游吸引力,就是吸引人们旅游的力量”[2]。虽然只是简单的字面的解释,但是是国内最早的相关内容。同年,陈荣(1978)在讲述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同时对旅游吸引力的内涵进行解释,即旅游资源吸引力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本身的吸引力,而旅游吸引力则多一层含义,包括旅游环境吸引力,该学者认为旅游吸引力要从资源和环境方面来考虑[3]。之后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从吸引力要素、需求和供给、拉力和推力、旅游感知和心理等角度进行定义和研究。正如之前提到的,谌贻庆等人在其文章中认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在于旅游资源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聂献忠先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将旅游吸引力分为文化吸引力、传统吸引力、娱乐吸引力等,在之后文章中认为旅游吸引力的内涵不仅包括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有形的、无形的、瞬间的产物,还应该在主观旅游需求和行为基础上的主观梦想和追求[4]。也有学者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旅游者更希望寻求认同感和心理安全。吴晓山认为旅游吸引力就是促使旅游者产生旅游行为动机,形成旅游消费需求并最终产生旅游行为的一系列吸引元素的融合,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感知所行者的心理行为[5]。杨晓婷等认为旅游吸引力是指旅游吸引物对游客或潜在游客的吸引力强度,需要用吸引物的本身价值、配套服务水平、交通、环境等指标来评价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6]。张晗在其文中认为旅游吸引力是指能够促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形成旅游需求,最终将潜在的旅游者变为现实旅游者的一系列吸引要素的有机融合[7]。
旅游吸引力是旅游研究中的一个使用较多的特有概念。在旅游吸引力的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中,许多事物或旅游现象往往都会与其吸引力联系起来,进而对这些事物的吸引力概念、吸引力强度等进行研究。
(二)旅游吸引力分析与模型构建
研究旅游吸引力,自然会在研究中不断遇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旅游吸引力衍生出旅游吸引力模型的构建研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保继刚(1992)利用北京市国内的游客抽样调查资料,应用引力模型,选用若干指标建立了北京市国内游客预测的数学模型[8]。谌贻庆(2005)等在文章中指出旅游吸引力的本质,认为旅游吸引力和其他一些作用力共同推动旅游的实现,由此建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可能旅游吸引量的理论模型[1]。丘萍(2012)借鉴引力理论构建了25个指标组成的水利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结果指出水利旅游吸引力地区不平衡[9]。张骏(2013)等运用因子分析法,从自然生态、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三方面构建慢城旅游吸引力系统[10]。张红贤(2018)等将目的地接待的游客量和目的地与客源地的距离结合起来,以浙江省为案例并采用空间交互模型测算目的地的吸引力,结果表明游客量越多的目的地,旅游吸引力越大;即旅游吸引力与接待的游客量成显著的正比关系[11]。
(三)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
关于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章较多,并且不同的目的地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相同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目的地的侧重不同。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的研究更具有科学性。所谓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四大支柱,相关研究的文章都包含这几个方面。李会云(2011)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和运用R软件分析和讨论了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认为城市旅游资源、城市可进入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旅游服务质量、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城市环境质量对城市旅游吸引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而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旅游组织能力对城市旅游吸引力影响不显著[12]。张骏(2011)等基于资源系统观的人居资源视角来研究城市旅游吸引力,通过量化研究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人与人的和谐程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程度不仅是人居环境资源水平的体现,而且与城市旅游吸引力呈显著的正相关[13]。吴晓山(2014)认为民族文化旅游要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空间就主要依赖其吸引力大小,通过定量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资源特点、区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政策环境等三个方面以此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5]。史可寒(2016)通过对河南省'优秀旅游城市'样本9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河南省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因素,得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可进入性、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人力资源水平、环境质量五个因素对河南省城市旅游吸引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旅游组织能力对于河南省城市旅游吸引力具有不显著[14]。
(四)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
吕君等(2006)利用特尔非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旅游吸引质量、生态背景条件、区位社会背景、旅游区位条件4个层次构建了神农架旅游区旅游资源吸引力体系及其评价研究[15]。张文彬等(2005)利用层次分析法和迷糊综合评价法,从旅游资源、旅游规模、区域条件、区位特性、与其他旅游地的关系5个层次分析和研究了模糊数学在旅游吸引力评价中的应用[16]。朱鹤等(2015)克服传统的关于旅游吸引力研究方法在数据获取、市场化评价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基于网络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和评价北京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及空间分析,得出人文景观类的吸引力最强、自然景观类资源分布较均匀等结论[17]。许咏媚等(2018)以民族传统聚落肇兴侗寨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其旅游吸引力指标评价体系,包括民族传统聚落原真性、旅游资源禀赋、可进入性、旅游产品、旅游环境和形象认知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以此进行分析和提出相关建议[18]。管玉梅等(2019)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疍家文化旅游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总体吸引力较强,海洋动植物为主食的饮食文化是最有吸引力的,其次就是疍家传统体育和民俗文化娱乐项目[19]。
(五)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
李瑞利用网络调查法以宁波城市为例从城市旅游形象、经济感知和旅游感知等方面分析和研究宁波城市形象和旅游吸引力的公众认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0]。聂献忠对杭州市旅游吸引力系统组成与分级体系进行分析并从旅游发展战略角度提出主体定位于形象策划、品牌创造与活动推广及制度创新等建议[4]。张蓉珍等(2014)借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安旅游吸引力进行评价大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西安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受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因素制约,应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加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的旅游吸引力[21]。张晓芳(2015)借助SPSS软件,以特色街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斜塘老街旅游吸引力模型,结合问卷调查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提升斜塘老街旅游吸引力的策略[22]。陈哲(2019)以贵州遵义红色旅游景区为例,对其进行实地考察接问卷调查,充分地讨论和分析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红色旅游吸引力提升策略以供参考[23]。
从研究方法来看,国内的关于旅游吸引力的研究除了一般文献常用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方法外,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等,也有一些其他方法,如IPA、熵值法、空间分析法等。总结看来,国内的研究方法呈现多样性的特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通过实证研究使文章更具有科学性。当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运用网络会使我们的研究越来越方便和科学。
表1旅游吸引力研究方法列举
研究者 | 文献标题 | 研究方法 | 研究时间 |
张文彬,李松林, 余建坤,马锐[16] | 模糊数学在旅游吸引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 2005 |
陈端吕,董明辉, 彭保发[24] | 森林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及其评价 | 心理物理学方法 | 2006 |
丘萍[9] | 水利旅游吸引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 AHP-PCA-Borda主客观组合评价 | 2012 |
朱鹤,刘家明, 陶慧,张娟[17] | 基于网络信息的北京市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及空间分析 | 层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 | 2015 |
姜沣珊,贺小荣[25] | 基于游客体验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吸引力研究 | 因子分析、描述性分析、层次分析 | 2016 |
许咏媚,张河清,王蕾蕾,香嘉豪,郑雪霏[18] | 基于IPA方法的肇兴侗寨旅游吸引力评价研究 | IPA、因子分析 | 2018 |
高健,白雪,宁小莉[26] | 包头市赛汗塔拉湿地草原旅游吸引力的多层次评价 |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 2019 |
朱嘉瑶,刘啸, 马静,马克图[27] |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古寺庙旅游吸引力评价 | 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 | 2020 |
二、旅游吸引力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国内的关于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时间上来说国外的研究时间相对较早。国内的研究从知网可查询上来说在1987年,而国外文献记录在1978年。从研究范围上来说国外的研究涉及的更多,二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较为相同,而研究视角、研究对象方面却更加新颖和有趣。
就研究内容中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Maryse Boivin,和Georges A. Tanguay(2019)以魁北克和波尔多为研究对象,基于吸引力的三方理论模型分析,对两个城市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背景、旅游带、互补景点和核心4个层次探讨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并提出相关规划策略[28]。Tsung-Chiung (Emily) Wu, PhilipFeifan Xie和Miao-Chi Tsai(2015)从旅游感知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盐文化遗产的旅游吸引力,认为主题、产品和设计是影响盐场吸引力和游客决策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主题和设计的结合被认为是盐文化一直吸引力的最重要属性,互动元素被游客视为学习和预留的重要来源[29]。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Sophie Masson和Romain Petiot(2009)以佩皮尼昂(法国)和巴塞罗那(西班牙)之间的高铁为例分析和研究高铁能否增强旅游吸引力,研究认为高铁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并通过改善可达性,成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个工具,而这种改善往往意味着加强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30]。现代社会更能体现农业在社会系统中的重要作用。Pujo Saroyo和Guntarti Tatik Mulyati(2015)基于班图尔摄政时期沿海地区影响农业旅游吸引力的区位特征,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并评估Goa Cemara海滩相对于班图尔摄政时期其他海滩的农业旅游吸引力前景。结果表明,班图尔摄政沿海地区农业旅游吸引力的69.9%受到各自区位特征的影响,其中68.9%以自然吸引力为主。国内外的研究中还都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来研究特定城市的旅游吸引力[31]。Simona Giglio(2019)等利用社交媒体调查用户的行为来确定和研究意大利六个城市旅游景点的吸引力[32]。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旅游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知网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根据旅游吸引力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此部分要采用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
5. 参考文献
[1]谌贻庆,毛小明,甘筱青.旅游吸引力分析及模型[J].企业经济,2005(06):115-116.
[2]徐惠蓉.谈增强旅游吸引力[J].经济问题探索,1987(06):57-59.
[3]陈荣.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3):29-3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