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辱虐管理一直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相继对辱虐管理的概念界定、前因与结果变量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中国这一高权力距离的文化环境下,领导的权力相对较大,上下级权利的不对等,容易导致领导的辱虐管理行为。而组织公民行为是指能够对组织的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维持和增强作用进而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的行为。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和OCB的作用,研究辱虐管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是有必要的。将个体特征中的个人特质作为调节变量引入,能够为企业的实际管理生产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如组织在招聘、甄选等人力资源实践过程中对个人特质的关注;识别、监测、甄选和职位晋升等环节严格控制和减少辱虐领导者进入管理层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研究选择我国本土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辱虐管理、组织公民行为及人格特质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等研究方法,构建相关模型,揭示辱虐管理、组织公民行为及人格特质的作用机制。关键问题如下:
1、辱虐管理与组织公民行为是否有关系及有何种关系?
2、人格特质与组织公民行为是否有关系及有何种关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Bennett J.Tepper在2000年最早提出辱虐管理,认为辱虐管理是:#8220;被下属感觉到的管理者持续的怀有敌意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不包括身体类接触行为。#8221;这些行为包括使用带有贬损意味的称呼、对下属大吼大叫、以失去工作进行威胁、隐瞒对下属有用的信息、对下属需求置之不理和漠不关心、怀有敌意的眼神接触、在他人面前公开嘲笑和羞辱下属等。该概念的核心是强调管理者对下属的敌对、恐吓和辱虐,是主管对下属的一种长期的、情绪和心理上的非善意对待。当前已有众多的研究发现了领导辱虐行为对组织和员工的危害性与迫害性 , 包括降低生产率 , 增加管理成本 , 降低工作绩效、员工幸福感 ,增加反生产行为、非伦理行为、离职意愿等。
辱虐管理的影响机制:1、认知的影响,在组织的日常工作管理中,主管的一言一行会对下属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属感知到主管持续的敌意行为往往首先会改变下属的认知,继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行为,员工表现出更高频率与更多类型的反生产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出现频率降低,组织绩效也逐渐下降。其中认知主要包括组织自尊、心理安全感、信任、团队集体效能等。2、对情绪的影响,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认知过程、生理唤醒和情境刺激三者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因此辱虐管理在影响下属认知过程的同时会对下属的情绪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一系列消极结果。
辱虐管理的测量,目前大多数的研巧仍采用问卷方式对辱虐管理这一概念进行测量。最为广泛使用的是Tepper(2000)开发的辱虐管理测量量表,该量表包含15个非身体接触式虐待行为题项以及5种测量尺度,测量尺度主要根据该类行为的发生频率,研究表明该量表不仅适用于西方国家,对于东方国家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8日--2022年12月10日,确定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2022年12月11日--2022年12月30日,选择研究工具并确定研究样本的选样范围
2022年1月1日--2022年2月10日,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资料
5. 参考文献
[1] 张静, 宋继文, 王悦. 关系视角下工作绩效如何影响领导辱虐行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9):22-33.
[2] 黄俊, 贾煜, 陶俊,等. 辱虐管理、工作家庭冲突与员工家庭满意度--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J].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2017(4):82-92.
[3] 庄文. 辱虐管理对团队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201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