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与背景: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类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土地上进行。耕地是土地的精华部分,是生产粮食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基本资源。我国耕地总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不断减少,《2015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数量为20.25亿亩,2015年年内净减少耕地数量99万亩,耕地减少的趋势稍有缓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于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耕地的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粮食的单产和总量水平。耕地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由始至终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政府对耕地减少的问题逐步重视,并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颁布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对认识到的问题进行重点部署。随着《土地管理法》(1987)的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1)的颁布、国务院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1996)的召开、《刑法》(1997)增设了“破坏耕地罪”、《土地管理法》(1998)确立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初步建成。自2003年开始,经过《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2004)、省级政府耕保责任目标考核(2005)、《国家土地监察制度》(2006)、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严守红线(2007),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日趋完善。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为了保证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本研究以江苏省兴化市2001-2016年城镇化进程和耕地数量变化为基本研究主线,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的研究方法,分析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江苏省兴化市的城镇化进程与耕地数量变化的情况以及二者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兴化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与本研究方向相似的文献,了解前人研究的重点和相应的结论,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归纳总结,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参考。
(2)复合指标法。影响城镇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单一指标法只能描述其中一个因素,总结归纳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的优缺点后,认为复合指标法更符合本研究的需求,能较全面地反映城镇化水平。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STIRPAT模型。STIRPAT模型原本是用来测算人口、富裕和技术条件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借鉴此模型构建城镇化因素对耕地影响的STIRPAT模型,用于测算城镇化各方面对耕地数量变化的作用程度。
(2)研究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台州共16个城市。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使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土地利用结构也不断变化。江苏省兴化市位于江苏省里下河腹部,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业大市。在前人研究中尚未涉及。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安排 | 研究活动 |
2018年12月--2019 年2 月 | 学习相关经济学、统计软件使用方面的知识,构建研究方法及模型,阅读大量文献进行选题构想,并且确保搜集的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有用性。 |
2019年 3月初 | 根据之前选题,进行开题报告的书写。 |
2019年3月末 | 根据指导老师开题报告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数据处理,完成中期报告。 |
2019年4月中旬 | 根据中期报告指导老师意见和数据处理情况,结合开题报告,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初稿。 |
2019年4月末 | 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初稿,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定稿。 |
2019年5月 | 准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并根据指导老师和答辩专家组意见修改形成毕业论文终稿。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