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的理由: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 Flammulina velutipes) ,是我国广泛种植的食药用真菌[1]。金针菇富含多糖、粗纤维、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等。根据中医研究数据显示,金针菇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的功效,主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症。而金针菇多糖是金针菇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不仅资源丰富、无毒无害,而且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氧化[2]、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具有很高的营养及医疗保健价值。已受到保健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金针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现已成为食品、调味品及医药、保健品行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从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出来的金针菇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金针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增强记忆等保健功能,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高效提高金针菇多糖的提取率,已经成为热点问题[3]。热水浸提法是提取食用菌多糖常用的方式之一,因为在提取过程中不能破坏多糖的结构,这种方法可以保留其原有的结构,通过破坏细胞壁使平菇多糖从细胞中溶出,且操作简单,适合提取大量平菇多糖,所以被广泛运用于食用菌多糖的提取。但是操作时间过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顾华杰等[4]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灰树花多糖,并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得到灰树花多糖得率最高时的工艺条件。另外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糖具有供给热能、维持血糖恒定、构成组织、保肝解毒、节约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维持脂肪代谢等生理功能,同时糖也实重要的风味物质,天然小分子糖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决定了蔬菜、水果等食物的理化性质和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因此,小分子糖的测定是食品分析中主要的项目之一[5]。本设计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金针菇多糖热水浸提工艺,不仅可以提高金针菇多糖得率,还可以节约能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江苏、河北、福建这3个产地的金针菇多糖的单糖组成。本实验通过对3种产地的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和单糖组成进行比较研究,可在金针菇的选择、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和单糖组成分析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基础,因此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实验采用采用热水浸提法[6]对金针菇多糖进行了提取,优化了其工艺参数;比较不同条件下金针菇多糖的得率,进一步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江苏、河北、福建这3个产地的金针菇多糖的单糖组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金针菇的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多,成果显著;金针菇丰富的营养价值与独特的药用价值,使得金针菇深加工产品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金针菇保健品和药品方面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金针菇多糖开始被广泛关注。孙洪兆[7]等发现金针菇多糖具有延缓骨骼肌疲劳的作用,林琳[8]进行了金针菇多糖抗氧化和抗糖尿病肾病作用研究,张爱龙[9]研究了金针菇多糖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因此金针菇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科学、医药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金针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现已成为食品、调味品及医药、保健品行业开发的重要资源。从金针菇子实体中提取出来的金针菇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表明,金针菇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增强记忆等保健功能,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高效提高金针菇多糖的提取率,已经成为热点问题。Smiderle 等[10]利用热水提取从金针菇子实体中得到了金针菇多糖;秦小明等[11]采用热水抽提、三氯乙酸法脱蛋白、乙醇沉淀获得金针菇子实体粗多糖;刘晓鹏等[12]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
糖类物质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类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糖具有供给热能、维持血糖恒定、构成组织、保肝解毒、节约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维持脂肪代谢等生理功能,同时糖也实重要的风味物质,天然小分子糖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决定了蔬菜、水果等食物的理化性质和色、香、味等感官品质,因此,小分子糖的测定是食品分析中主要的项目之一。胡坪等[13]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蒸发光散射(ELSD)方法测定麦冬多糖中单糖组成。冯学珍等[14]利用超声辅助提取石莼多糖,三氟乙酸(TFA)水解多糖,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1-苯基-3-甲基-5-吡唑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石莼多糖的单糖组成。张培等[15]探究了党参多糖的单糖组成与其对肝癌HepG2细胞毒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对3种产地的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和单糖组成进行比较研究,可在金针菇的选择、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和单糖组成分析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基础,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15-2022/01/01:形成论文全部工作的计划表。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状况、课题的可行性以及意义等必要地准备工作,并形成论述部分的初稿。
2022/01/01-2022/01/05: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2022/01/05-2022/02/28:试验阶段。
5. 参考文献
[1] 李文香, 樊铭聪, 张圣杰,等. 金针菇多糖组成的探讨与分析[J]. 中国食用菌, 2015, 34(2):231-231.
[2] 罗登宏. 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多糖工艺参数优化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2):316-317.
[3] 金鑫, 向莹, 陈健. 不同产地金针菇多糖的分子量和单糖组成比较研究[J]. 食品科技, 2012(5):175-17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